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3个,省级重点学科(群)21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1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进入A类(A-)、8个学科进入B类(2个B+、3个B、3个B-)。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6个。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2个。建立了北方医学转化研究合作中心。
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十二五”以来,主编教育部、卫健委规划教材及再版规划教材71部。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项。获国家视频公开课程4门、国家资源共享课程12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1门。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9项。“十二五”以来,立项教育科研课题742项,发表国家级教育教学论文957篇,其中SCI收录7篇。
“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9351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1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84项。获各种奖励96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研究)一等奖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发表科学研究论文22326篇,其中SCI收录8782篇。编写出版著作654部。拥有有效专利477件,发明专利200件,软件及著作权16件。
面向未来,学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