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基础知识(30分)
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信息的获取过程;多媒体信息的表达;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信息加工的方式;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信息安全与保护;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
2.人文知识(40分)
(1)政治与时政(20分)
普通高中课程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半年内重大时事政治以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历史(10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3个必修模块的25个专题的有关内容。
(3)地理(10分)
普通高中课程两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
3.自然科普(30分)
(1)物理(15分)
普通高中课程力学模块和电磁学模块:两个模块的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能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生物(10分)
普通高中课程三个模块:“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
(3)健康教育(5分)
普通高中两个必修模块: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90分钟
(二)加试内容1.声乐(1)背谱演唱歌曲1首,内容包括:中外民歌、艺术歌曲、创作歌曲和歌剧咏叹调(不包括通俗歌曲),曲目自选;(2)视唱:无升降记号的旋律演唱(简谱);(3)练耳:旋律模唱;说明:①考生演唱时如需伴奏,自带伴奏或伴奏带(考场提供钢琴一台);②主考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生演唱的时间;③视唱、练耳内容由考试方提供,考生现场抽签决定。2.舞蹈表演自选舞蹈片段或组合一个,舞
1.文化测试和综合素质考核安排如下:生源类别专业科类文化测试(200分)综合素质考核(100分)科目与分值时间安排测试方式考核内容与分值时间安排考核方式高中生普通类语文(文)/数学(理)8:30-10:00笔试计算机基础知识、自然科普知识、人文知识、道德素养、理解交流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等13:00-14:30笔试英语10:20-11:50艺术类语文8:30-10:00笔试创意设计、美术基础等13
3.测试时间安排2013年3月18日(周一)上午8:30-10:00(语文/数学)、10:20-11:50(英语)。2013年3月18日(周一)上午8:30-10:00(语文/数学)、10:20-11:50(英语)。
1.测试方式文化测试方式为笔试,总分200分,按江苏省普通高中各科目课程标准,由学院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和评卷。文化测试方式为笔试,总分200分,按江苏省普通高中各科目课程标准,由学院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和评卷。
(一)文化测试1.测试方式文化测试方式为笔试,总分200分,按江苏省普通高中各科目课程标准,由学院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和评卷。文化测试方式为笔试,总分200分,按江苏省普通高中各科目课程标准,由学院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和评卷。2.测试科目高中生:普通类文科――语文、英语两科;普通类理科――数学、英语两科;艺术考生――语文、英语两科。中职生:经贸管理类、艺术类专业――语文、英语两科;机
(二)综合素质测试综合素质测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2013年3月18日(周一)下午13:00-14:30。具体考核内容等详见安排表。综合素质测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2013年3月18日(周一)下午13:00-14:30。具体考核内容等详见安排表。
(一)文化联合测试文化联合测试委托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和评卷,考生集中在所属省辖市参加测试,考试工作由各市招办(考试院、招考中心)组织进行,考试时间安排在3月21日。文化联合测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各科成绩参照学业水平必测科目测试,以A、B、C、D四个等级的形式呈现。文化联合测试的等级需达到2C或1B以上(含)的考生方可参加学院综合素质考核。录取时学院将根据考生文化联合测试成
2.测试科目高中生:普通类文科――语文、英语两科;普通类理科――数学、英语两科;艺术考生――语文、英语两科。中职生:经贸管理类、艺术类专业――语文、英语两科;机械机电类、电子电工类专业――数学、英语两科。高中生:普通类文科――语文、英语两科;普通类理科――数学、英语两科;艺术考生――语文、英语两科。中职生:经贸管理类、艺术类专业――语文、英语两科;机械机电类、电子电工类专业――
(三)考试内容及日程安排时间科目地点文化测试3月21日语文、数学、外语各省辖市相关考点综合素质考核4月16日08:30-10:00综合素质考核笔试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盛大道185号)4月16日10:30-18:00面试特长生加试
(一)测试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30分)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信息的获取过程;多媒体信息的表达;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信息加工的方式;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信息安全与保护;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2.人文知识(40分)(1)政治与时政(20分)普通高中课程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