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2.资产的分类(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2.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2.收入的分类(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2.资产的分类(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2.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2.收入的分类(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5.损益类科目:按损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二)常用会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