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范围
(一)集合
1.集合的基本关系
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3.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函数
1.函数的单调性
2.二次函数
(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指数函数
2.对数函数
3.幂函数
4.简单运算
(四)数列
1.数列概念
2.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
4.等差数列前n项和
5.等比数列前n项和
(五)不等式

Ⅰ语文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

第一部分:代数函数掌握集合的意义及其表示方法。理解空集、全集、子集、交集、并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理解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常见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增函数、减函数及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特征。理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他们的图像和性质,灵活判断点与图像的关系,会求他们的解析式。?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他们的图像和性质,会求二次函数的大值和小值

第二部分:三角三角函数及有关概念了解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了解象限角及终边相同角的概念。了解弧度的意义,能灵活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如特殊角)。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式变换掌握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掌握诱导公式,会用他们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熟练运用二倍角公式解决问题。掌握三角函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熟练掌握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如

第三部分:平面解析几何了解向量的概念,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熟练掌握向量的加减运算及数乘向量的运算。掌握向量的坐标运算。熟练掌握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及线段的中点公式。熟练掌握直线方程,掌握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圆的方程,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性质。

Ⅱ数学部分考试范围(一)集合1.集合的基本关系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函数1.函数的单调性2.二次函数(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指数函数2.对数函数3.幂函数4.简单运算(四)数列1.数列概念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4.等差数列前n项和5.等比数列前n项和(五)不等式

Ⅱ数学部分考试范围(一)集合1、集合的基本关系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函数1、函数的定义域2、函数的奇偶性3、函数的单调性4、二次函数(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指数函数2、对数函数3、幂函数4、简单运算(四)数列1、数列概念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4、等差数列前n项和5、等比数列前n项和(五)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2、一元二次

Ⅱ数学部分考试范围(一)、集合1、集合的基本关系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函数1、函数的定义域2、函数的奇偶性3、函数的单调性4、二次函数(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指数函数2、对数函数3、幂函数4、简单运算(四)、数列1、数列概念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4、等差数列前n项和5、等比数列前n项和(五)、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2

Ⅱ数学部分考试范围(一)集合1.集合的基本关系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函数1.函数的单调性2.二次函数(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指数函数2.对数函数3.幂函数4.简单运算(四)数列1.数列概念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4.等差数列前n项和5.等比数列前n项和(五)不等式

Ⅰ语文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

Ⅱ数学部分考试范围(一)集合1.集合的基本关系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函数1.函数的单调性2.二次函数(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指数函数2.对数函数3.幂函数4.简单运算(四)数列1.数列概念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4.等差数列前n项和5.等比数列前n项和(五)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