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笔试科目参考书《管理学》,李彦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管理学》,李彦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四、“电子与通信工程”笔试科目参考书《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含模拟数字)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含模拟数字)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考试和录取l、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式考试方式。第一阶段:全国联考:2014年10月26日代码类别联考科目考试大纲085200工程硕士GCT《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二阶段:综合测试:2014年12月(具体安排将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综合测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科目详见《工程硕士招生专业目录》;面试着重考核考生思想品德、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2、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复试,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择优录取。3、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调剂录取工作,仅限在
三、“电气工程”笔试科目参考书《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梁贵书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梁贵书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第一阶段:全国联考:2015年10月25日代码类别联考科目考试大纲085200工程硕士GCT《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一、报考条件2012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或者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工程硕士各领域原则上不招收本科专业为文科类的考生。
六、培养方式和学位授予1、我校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实行“进校不离岗,课程阶段相对集中”的培养方式。2、完成整个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为3至5年,攻读学位期间在我校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或者500学时。3、达到有关领域培养方案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校院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八、“工业工程”笔试科目参考书①《工业工程基础》,汪应洛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②《管理学》,李彦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二、招生领域及名额2015年我校将在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含设备监理)、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等10个领域共招生1475人,其中项目管理领域限额200人。
5、有关招生的信息请考生及时关注:学位网:http://www.。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北京校部:http://yjsy..cn/,保定校区:http://202.206.217.109/zy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