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常识:(1)《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2)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3)《左传》与编年体史书(4)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5)“三曹七子”(6)“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7)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8)“三言二拍”(9)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10)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11)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
(四)2014年我省确定福建师范大学为省外院校在闽组织校考的考点。
4.注重研习经典的素描作品范例,熟悉和理解素描技法,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科目二:色彩
4.注重研习经典的素描作品范例,熟悉和理解素描技法,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科目二:色彩科目二:色彩
(一)考试目的及能力要求通过默画或根据照片写生的方式,考查考生对画面构图、比例、形体、结构、透视等方面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表现能力。能力要求:1.对客观对象形体结构及明暗变化规律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2.运用素描常用工具材料表现对象的能力;3.把握整体画面的能力。
考试目的及能力要求 通过默画或根据照片写生的方式,考查考生对画面构图、比例、形体、结构、透视等方面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表现能力。 能力要求: 通过默画或根据照片写生的方式,考查考生对画面构图、比例、形体、结构、透视等方面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表现能力。 能力要求: 1.对客观对象形体结构及明暗变化规律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 2.运用素描常用工具材料表现对象的能力; 3.把握
4.注重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1.对客观对象形体结构及明暗变化规律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
1.在正确理解描绘对象形体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和运用色彩规律,把握画面整体色调。
1.画面组织能力,包括构图能力和对形体结构、色彩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