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14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一)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的形式,所有考生必须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报名方为有效。 1.网上报名:时间:2014年3月1日-3月20日,考生登录吉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按要求录入本人各项真实信息。 2.现场确认:时间:2014年3月28日;地点: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外地考生可函报,材料于3月17日,并与我办联系确认报名材料是否收到。
(二)报考我校的考生,学位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14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3.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只有硕士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报名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4.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通过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现场报名时提交认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5.在读非应届硕士毕业生一律不准报考,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考试资格和录取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提交材料: 1.《吉林师范大学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1份)。 2.《吉林师范大学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2份)。 3.硕士学习期间成绩单原件(1份,须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公章,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在本人人事档案中复印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4.往届生提交本科及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学信网生成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或教育部指定机构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1份)。 应届硕士生交研究生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学位证明原件(1份)、本科毕业证在学信网生成
(三)说明:1.以上材料均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2.请考生报名前认真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将取消录取资格。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将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3.考生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报名,逾期不进行补报。4.牢记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号,现场报名时需使用。5.考生报考类别分为以下几种:①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入学后必须将档案、工资关系等相关材料转入我校,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②定向就业:考生无须调转档案等相关材料,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入学前须与我校及委托单位签订定
(三)说明:1.以上材料均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2.请考生报名前认真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将取消录取资格。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将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3.考生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报名,逾期不进行补报。4.牢记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号,现场报名时需使用。5.考生报考类别分为以下几种:①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入学后必须将档案、工资关系等相关材料转入我校,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②定向就业:考生无须调转档案等相关材料,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入学前须与我校及委托单位签订定
(三)说明: 1.以上材料均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 2.请考生报名前认真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将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3.考生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报名,逾期不进行补报。 4.牢记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号,现场报名时需使用。 5.考生报考类别分为以下两种: ①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入学后必须将档案、工资关系等相关材料转入我校,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②定向就业:考生无须调转档案等相关材料,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入学前须与我校及委托单位签订定向培养
(三)说明:1.以上材料均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2.请考生报名前认真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将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3.考生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报名,逾期不进行补报。4.牢记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号,现场报名时需使用。5.考生报考类别分为以下几种:①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入学后必须将档案、工资关系等相关材料转入我校,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②定向就业:考生无须调转档案等相关材料,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入学前须与我校及委托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合同。6.应届硕士生(含网上报名
(三)说明: 1.以上材料均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 2.请考生报名前认真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将取消录取资格。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将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3.考生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报名,逾期不进行补报。 4.牢记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号,现场报名时需使用。 5.考生报考类别分为以下几种: ①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入学后必须将档案、工资关系等相关材料转入我校,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②定向就业:考生无须调转档案等相关材料,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