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全国联考“GCT”和学校自行组织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1.全国联考: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简称“GCT”,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当年只可选择一所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报考。2013年全国联考考生的“GCT”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领域及考试科目专业学习方式研究方向考试科目002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咨询电话:0416-4198727联系人:董老师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全日制01结构工程设计与应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02材料力学⑤922水力学⑥921传热学(④⑤⑥三选一)02结构设计与优化03地基处理与地下结构04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05工程结构的隔震技术与隔震设计06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建筑节能07水污染控制工程(2)非全日制10不区分研究方向003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咨询电话:0416-41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领域及考试科目学院、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002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咨询电话:0416-4199730联系人:董老师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01结构工程设计与应用02结构设计与优化03地基处理与地下结构04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05工程结构的隔震技术与隔震设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14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003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咨询电话:0416-4199642联系人:张老师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2机械电子工程03机械设计及理论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领域及考试科目学院、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002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咨询电话:0416-4199730联系人:董老师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01结构工程设计与应用02结构设计与优化03地基处理与地下结构04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05工程结构的隔震技术与隔震设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14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003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咨询电话:0416-4199642联系人:张老师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2机械电子工程03机械设计及理论
八、学制及证书工程硕士生学制一般为3~5年,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校组织的论文答辩,毕业后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联系电话:0416-4199124(尹老师)0416-41981790416-4198703网址:http://pxzx..cnhttp://pxzx..cn/;http://zjc..cn/yjszs/index.jsp
八、学制及证书工程硕士生学制一般为3~5年,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校组织的论文答辩即可毕业。毕业证书是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证书。联系部门一:辽宁工业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招生办联系电话:0416-4199124传真:0416-4198743网址:http://pxzx..cnhttp://pxzx..cn/ 联系人:尹老师 联系部门二:辽宁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联系电话:0416-4198179网址:http://zjc..cn/yjszs/inde
七、资格审查“GCT”考试成绩发布后(12月中旬或下旬),通过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在复试资格审查时(暂定于1月上旬),需提供以下材料:1、《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1份。考生可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http://www./zzlk/index.html)下载本人《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2、考生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3、考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8、一寸免冠彩色照片5张(背面写好专业和姓名,照片无背景颜色要求)。
一、招收工程领域名称及研究方向 工程领域人数研究方向1计算机技术自定①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②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③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④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2机械工程自定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②机械电子工程③机械设计及理论3控制工程自定①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②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③系统工程④模糊识别与智能系统4材料工程自定①材料物理与化学②材料学③材料加工工程5车辆工程自定①车辆驱动技术②车辆试验技术③车辆振动与噪声技术④车辆安全技术6电气工程自定①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与控制②电力系统故障识别及继电保护③电力系统自动化及远动技术④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系统⑤光
一、招收工程领域名称及研究方向工程领域人数研究方向1计算机技术总计80人①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②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③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④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2机械工程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②机械电子工程③机械设计及理论3控制工程①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②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③系统工程④模糊识别与智能系统4材料工程①材料物理与化学②材料学③材料加工工程5车辆工程①车辆驱动技术②车辆试验技术③车辆振动与噪声技术④车辆安全技术6电气工程①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与控制②电力系统故障识别及继电保护③电力系统自动化及远动技术④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系统⑤光伏并网发电技术7电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