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入学考试我校实行两段制考试方式,即在GCT初试成绩公布后,成绩达到学校复试分数线且资格审查通过的考生方可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复试。1、GCT初试: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简称“GCT”。2、专业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专业笔试科目详细情况见专业目录。专业面试着重考核考生在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方面的工程背景、成长过程、研究能力、工作状况、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等。3、考试及资格审查安排: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和考场安排备注GCT联考2014年10月26日上午8:

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简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别。工程硕士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对应的职业类型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转型、技术转轨等工程技术项目中的研发人员;新产品、新设备、新装备的设计人员和市场开发人员;产品开发、产品制造、产品生产过程或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发展战略中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南京工业大学自2000年开始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2014年将在机械工程等16个工程领域招收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

1、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报名: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http://www.),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招生单位将在信息平台中对报考本单位考生上传的电子照片按规定标准进行审核。照片审核时,信息平台将自动向照片审核不通过

二、报考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1.2012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2.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二、报考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1.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2.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10月17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试地点由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

1、报考教育部全国统考硕士的考生,不得转录为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

三、报考条件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或者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报考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一、报考条件2011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从事公共卫生及有志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在职人员。

二、报考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1.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2.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10月16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试地点由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

三、报考条件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或者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报考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