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录取通知书报到时间为准)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报名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1.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2)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3)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要求进行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4)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5)考生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6)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7)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9)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3)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6)报考点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报考点接受考生咨询,办理报名手续,安排考场,组织考试。
(三)初试
1.考生应在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2.初试日期和时间: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3.初试科目:
时间 | 科目 | 分值 |
12月25 日上午 | 思想政治理论 | 100分 |
12月25 日下午 | 英语一/英语二 | 100分 |
12月26 日上午 (体育学、体育硕士) | 专业基础综合 | 300分 |
(三)初试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开通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系统,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初试时间:2014年1月4日-5日。
三初试1考生应在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2初试日期和时间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初试科目时间科目分值12月25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100分12月25日下午英语一英语二100分12月26日上午体育学体育硕士专业基础综合300分4考试大纲及命题全国统考初试的思想政治理论英语等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专业基
2初试日期和时间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初试科目时间科目分值12月25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100分12月25日下午英语一英语二100分12月26日上午体育学体育硕士专业基础综合300分4考试大纲及命题全国统考初试的思想政治理论英语等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专业基础综合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参考书目见附件答案来源于2022年山东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初试科目。1月4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月4日下午外国语1月5日上午业务课一1月5日下午业务课二初试科目具体名称详见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1月4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月4日下午外国语1月5日上午业务课一1月5日下午业务课二初试科目具体名称详见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四)初试科目。1月4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1月4日下午外国语1月5日上午业务课一1月5日下午业务课二初试方式均为笔试。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详见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1月4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1月4日下午外国语1月5日上午业务课一1月5日下午业务课二初试方式均为笔试。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详见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22年山东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按总成绩排名接收调剂。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D-?,vbB#jN0C6S6REQ/l&_,M|0(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及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与工程硕士照顾专
3、初试科目:1rtW9QRe}#Z?0%`,eW;A,B8m0时间&M}4\@2t%`N0科目山东体育学院~'biVZ1g?分值山东体育学院#n,u:bm?u}[Q12月27日上午)hO.FuyY)G0思想政治理论wR@+^A/EfXW0100分山东体育学院XV4Pct7`8Kd6}G12月27日下午+AgtIk.u,h0英语一/英语二山东体育学院}2F)XGr100分山东体育学院br;@N$amo7S[12月28日上午#c?f^?v_/h@jc[2\0专业基础综合
3初试科目时间科目分值12月25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100分12月25日下午英语一英语二100分12月26日上午体育学体育硕士专业基础综合300分答案来源于2022年山东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3、初试科目:时间科目分值1月4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100分1月4日下午英语(1)100分1月5日上午专业基础综合3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