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导方式和导师遴选联合培养采取“导师组集体指导,主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双方遴选出若干名学术造诣深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突出,学术道德高尚的学术骨干组成联合培养导师组,作为招生、培养的责任主体。一方确定其中一人为第一主管导师,另一方确定一人为第二主管导师,其中第一主管导师对博士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负主要责任,其它导师协助主管导师负有指导责任(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导师招生名单见附件)。
四、上报材料请各院(系)于2014年11月26日前将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公章)的《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同等学力人员招生计划汇总表》和《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业绩汇总表》上报至研究生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联系人:赵越、刘明川、王崇联系电话:86110157、86110153通讯地址:大连旅顺口区南路西段九号邮编:116044电子邮箱:dyyjszs@
1.高水平导师队伍中心建立导师动态评估机制,以高于学校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条件,提高导师队伍水平。中心导师均具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且发表学校认定的A级期刊论文等经历;中心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建设若干个多学科交叉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联合指导。中心建立导师动态评估机制,以高于学校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条件,提高导师队伍水平。中心导师均具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且发表学校认定的A级期刊论文等经历;中心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建设若干个多学科交叉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联合指导。
二、招生计划的分配方案2015年我校将计划招收港、澳、台硕士研究生50名、博士研究生20名。硕导每年可招收2名港澳台硕士研究生,博导每年可招收1名港澳台博士研究生。导师招收港澳台博、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占用统招博、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四、上报材料各院(系)于2014年11月26日前将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公章)的《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业绩汇总表》、《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汇总表》、《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增加招生计划申请》、《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专业学位硕导申请学术学位研究生业绩一览表》及相关纸质版佐证材料上报至研究生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联系人:赵越、刘明川、王崇联系电话:86110157、86110153通讯地址:大连旅顺口区南路西段九号邮编:116044电子邮箱:dyyjszs@
三、院(系)初审工作导师填报《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业绩汇总表》(见附件1)、《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汇总表》(见附件2)、《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增加招生计划申请》(见附件3)及相关纸质版佐证材料,专业学位硕导申请招收学术学位研究生须填报《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专业学位硕导申请学术学位研究生业绩一览表》(见附件4)并准备相关纸质版佐证材料,上交各院(系)。各院(系)根据导师2014年业绩和复审情况,对导师招生资格及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进行初审后签署审核意见,加盖公章。
一、人员范围须为我校复审合格和未到复审年限认定合格的硕导。
1.依据《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管理规定暂行规定》(大医发〔2014〕188号)制订。
二、招生计划制订原则1.依据《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管理规定暂行规定》(大医发〔2014〕188号)制订。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校内导师指导。3.原则上联合培养基地导师招收1名硕士生。3.联合培养基地导师招生计划控制在院(系)招生总计划的15%以内。
3.联合培养基地导师招生计划控制在院(系)招生总计划的1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