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部分》-中国海洋大学
一、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平衡表
2.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4.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
二、外汇与汇率
1.外汇
2.汇率制度
3.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4.汇率决定理论
三、外汇管制
1.外汇管制的类型
2.人民币自由兑换
四、外汇业务与外汇风险
1.外汇业务的基本形式
2.汇率折算与延期支付条件下的进出口报价
3.外汇风险及其防范
五、国际储备
1.国际储备的构成及其变化
2.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国际金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是目前山东省内高职高专独家开设的专业。培养适应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国际金融知识领域先进理念和较高外语展业能力,熟练掌握国际金融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从事金融机构和跨境金融服务岗位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专业专任教师均具备双师素质,博士学位的占50%,2人被临沂商城管委会聘任为临沂商城国际化项目专家顾问;承担了青岛市互联网+“十三五”规划之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完成了国家级等科研立项10个,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公开发表论文56篇;与平安集团、青岛牧桐资产管理公司等30家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国内一流的金融综合实训室、模拟银行以及大学生理财服务中心等校内实训室;与金融保险专业共享教学资源。
主干课程::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实务、国际金融函电、综合英语、金融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主要就业方向::面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贵金属交易公司、证券公司等)从事外汇交易操作、黄金交易、跨国投资、投资理财等岗位工作。
国际金融学部分-中国海洋大学
一、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平衡表
2.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4.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
二、外汇与汇率
1.外汇
2.汇率制度
3.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4.汇率决定理论
三、外汇管制
1.外汇管制的类型
2.人民币自由兑换
四、外汇业务与外汇风险
1.外汇业务的基本形式
2.汇率折算与延期支付条件下的进出口报价
3.外汇风险及其防范
五、国际储备
1.国际储备的构成及其变化
2.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国际金融部分-中国海洋大学
一、国际收支
l 国际收支平衡表
l 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二、外汇与汇率
l 外汇的表现形式
l 汇率制度
l 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l 汇率决定理论
三、外汇管制
l 外汇管制的类型
l 人民币自由兑换
四、外汇业务与外汇风险
l 外汇业务的基本形式
l 外汇风险及其防范
五、国际储备
l 国际储备的构成及其变化
l 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部分 国际金融-中国海洋大学
第一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金本位制度
金融学专业(含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方向)-山东工商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定战略眼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咨询服务行业从事金融、证券、保险、信托、投资业务实务、咨询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方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国际金融服务岗位工作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产学结合的培养路径,采取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引进企业的服务外包教育体系,努力造就国际金融服务类企业急需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结算、金融市场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实务、投资银行业务、金融工程、保险学、国际投资学、证券投资学、财务管理等。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方向学生大四参加校企合作企业金融服务外包实训,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训练及免费就业推荐机会,保证成绩合格学生顺利就业。
部分《国际金融》-中国海洋大学
一、考试性质
国际金融是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范畴,掌握外汇和外汇市场、汇率制度与汇率决定、国际收支及其调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具体理论和内容。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30分。
四、考试内容
1.国际收支及宏观经济均衡
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各种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国际收支性质上的不平衡及其成因、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方法及其效能;经济条件下的内部与外部均衡、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和政策分配原则、斯旺模型和蒙代尔模型;中国的国际收支。
2.外汇、汇率决定及汇率制度
外汇的概念及货币的可兑换性、汇率的标价方法及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汇率种类、外汇风险、外汇市场的概念、主要的外汇交易;汇率的决定基础、各种汇率决定理论、各种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防范方法;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购买力平价论、利率平价论、货币论(灵活价格货币模型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资产组合论;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及中间汇率制度;优货币区理论、外汇干预。 3.国际储备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储备的内涵、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管理;多种货币储备体系的成因和特点;国际金本位制度和储备货币本位制度的运作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崩溃、买加体系的成因、欧元区的形成和发展;国际金融金融;中国的国际储备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
4.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发展过程;国际资本市场的涵义和优势;国际货币市场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经营活动、优劣及其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和动因、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货币危机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因、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本机理和经济影响。
5.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分析;新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济下的汇率政策;国际储备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