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月25日前,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到本人高考报名时的报名站领取密码函(即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密码),4月26日至28日,考生凭密码函登录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每个考生多可填报4所院校,每所院校多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填报的志愿为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时以网上填报的志愿为准,没有填报志愿的视为放弃参加高职单招资格。
(二)在招生计划数允许情况下,承认本科对口中职考试成绩,但考生须在志愿填报系统中填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志愿。
(三)中等职业学校2年级在校生,承认中等职业学校2年的平均成绩(按400分制)作为考试成绩,但考生须在志愿填报系统中填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志愿。

2016年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招生章程填报志愿

五填报志愿所有报考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的考生本人需通过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才能获得我校的录取机会考生于2021年5月7日1000至10日1000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志愿填报系统填报高职对口招生类别的志愿志愿填报系统从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系统导航志愿填报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高职单招高职对口志愿填报进入考生首次登录时使用本人高考网上报名时设置的密码登录成功后须立即修改密码志愿填报模式为顺序志愿每个考生多可填报4所院校每所院校多填报10个专业志愿并可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正式投档录取结束后如我校仍有计划缺额考生可于2021年5月19

3、填报志愿方式:对口单招实行全省统一网上志愿填报,所有符合对口单招志愿填报条件考生,均须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志愿填报与志愿信息现场确认。中职注册入学

填报志愿4月25日前,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到本人高考报名时的报名站领取密码函(即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密码),4月26日至28日,考生凭密码函登录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每个考生多可填报4所院校,每所院校多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填报的志愿为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时以网上填报的志愿为准,没有填报志愿的视为放弃参加高职单招资格。

填报志愿4月27日前,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到本人高考报名时的报名站领取密码函(即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密码),5月3日至5日,考生凭密码函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每个考生多可填报4所院校,每所院校多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填报的志愿为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时以网上填报的志愿为准,没有填报志愿的视为放弃参加高职对口资格。

五填报志愿所有报考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的考生本人需通过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才能获得我校的录取机会考生于2021年5月7日1000至10日1000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志愿填报系统填报高职对口招生类别的志愿志愿填报系统从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系统导航志愿填报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高职单招高职对口志愿填报进入考生首次登录时使用本人高考网上报名时设置的密码登录成功后须立即修改密码志愿填报模式为顺序志愿每个考生多可填报4所院校每所院校多填报10个专业志愿并可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正式投档录取结束后如我校仍有计划缺额考生可于2021年5月19

填报志愿考生于5月3日10:00至5日17:00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志愿填报系统从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http://www.“系统导航-志愿填报-2019年高职单招、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志愿填报”栏目进入。首次登录时使用考生本人高考网上报名时设置的密码,登录成功后须立即修改密码。每个考生多可填报4所院校,每所院校多填报10个专业志愿并可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

填报志愿1.4月25日前,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到本人高考报名时的报名站领取密码函(即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密码),4月26日至28日,考生凭密码函登录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每个考生多可填报4所院校,每所院校多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填报的志愿为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时以网上填报的志愿为准,没有填报志愿的视为放弃参加高职单独资格。2.在招生计划数允许情况下,承认本科对口中职考

填报志愿4月28日前,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到本人高考报名时的报名站领取密码函(即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密码),5月3日至5日,考生凭密码函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每个考生多可填报4所院校,每所院校多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填报的志愿为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时以网上填报的志愿为准,没有填报志愿的视为放弃参加高职单独资格。

填报志愿(一)4月25日前,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到本人高考报名时的报名站领取密码函(即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密码),4月26日至28日,考生凭密码函登录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每个考生多可填报4所院校,每所院校多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填报的志愿为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时以网上填报的志愿为准,没有填报志愿的视为放弃参加高职单招资格。(二)在招生计划数允许情况下,承认本科对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