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区间,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要求:
(1)掌握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2)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比较法证明简单不等式。
(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5)会解形如或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6)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7)能利用不等式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平面向量内容: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直角坐标的概念,向量坐标与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中点公式,距离公式,向量夹角的定义,向量的内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会正确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2)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及其与点坐标之间的关系,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3)掌握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4)掌握中点公

5.数列内容: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中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2)掌握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掌握等比数列和等比中项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

考试内容和要求(一)代数1.集合内容: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法,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要求:(1)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法,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2)能用恰当地用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元素与集合、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2.方程与不等式内容: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区间,含有绝对值

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内容:指数(零指数、负整数指数、分数指数)的概念,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对数的概念、性质与运算法则,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要求:(1)理解有理指数的概念,会进行有理指数幂的计算。(2)了解对数的概念,理解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能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3)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图象和性质。(4)能运用指数函数、对数函

2.方程与不等式内容: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实数的大小、等式的性质与证明、区间、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求:(1)掌握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决有关问题。(2)会解一元二次方程。(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比较法证明简单不等式。(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5)会解形如或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6)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方程与不等式内容: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区间,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求:(1)掌握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决有关问题。(2)会解一元二次方程。(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比较法证明简单不等式。(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5)会解形如或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6)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方程与不等式内容: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区间,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求:(1)掌握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决有关问题。(2)会解一元二次方程。(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比较法证明简单不等式。(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5)会解形如或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6)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方程与不等式 内容: 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区间,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要求: (1)掌握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2)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比较法证明简单不等式。 (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5)会解形如或的含有绝对值的不

2.方程与不等式内容: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区间,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求:(1)掌握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决有关问题。(2)会解一元二次方程。(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比较法证明简单不等式。(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5)会解形如或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6)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