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研强校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128项;获得国家专利35项;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比例在30%以上,其中38篇论文被EI等国际四大检索收录。实施成果转化200余项,创经济社会效益近10亿元;参研国家863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科技厅、教育厅项目45项,争取外源经费近千万元;成功选育棉花新品种“滨职棉
坚持品牌建设战略。成立了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室开展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宣传工作,成为全国首家图解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高校。受教育部委托,承担了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Logo和宣传海报设计、全国教学成果奖宣传视频制作等工作,作为全国2所外地院校之一,出席在京举办的全国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以鲁彬之的集体笔名承担了全国人大职业教育法实施检查各省(市)职业教育述评工作,主持或参与教育
(四)实施科研强校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128项;获得国家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47项;发表学术论文180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比例在30%以上,其中185篇论文被SCI等国际四大检索收录。实施成果转化200余项,创经济社会效益近10亿元。参研国家863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科技厅、教育厅项目4
报考须知1.招生对象:招收身体健康、成绩优异的应届初中毕业生。2.考生须到户口所在地招生部门报名,参加各市统一组织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或高中入学考试;被录取考生持我院发放的录取通知书按期到学院报到。3.“会计电算化”中职直通“本科”试点升学班。入学条件为考生的中考成绩在当地普通高中低录取分数线下20分以内;入学后根据高考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加入升学所需的高中文化课程,第三年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春
实施校企合作工程。学院坚持走开门办学之路,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政校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办学,现已与黄河三角洲地区政府、大中型企业、学校等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滨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120多家企事业单位成为理事单位,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602家企业任成员单位。先后与7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上海浦东新区组织部(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
实施质量立校工程。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现有教授35人,副教授222人,博士11人、硕士271人、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各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3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设12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招生专业39个,涵盖理工、农、医、财经、信息科学、建筑、艺术、航海等门类,形成了适应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群。建设3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精
二〇一七年“五年一贯制”专科招生简章滨州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滨州农业学校、卫生学校、工业学校、经济学校和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学院占地面积3549.71亩,建筑面积80.35万平方米,总资产17.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藏书184万册。学院教职工1090人,专任教师880人,其中
招生专业及收费标准专业名称学历层次学制招生计划收费标准专业名称学历层次学制招生计划收费标准护理五年一贯制专科五年440前三年按照国家、山东省、滨州市有关政策文件执行护理普通中专三年1000按照国家、山东省、滨州市有关政策文件执行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普通中专)本科直通班三年80按国家、省、市有关文件执行化学工艺纺织技术与营销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把社会服务作为办学的重要途径,先后实施服务“两区”、服务滨州“转调创”行动两个计划,并被市委、市政府以正式文件向全市转发;依托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基地、山东省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18个培训资质,积极开展企业员工技能提升,每年完成社会培训6万余人次,收入1300万元。坚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科技研发思路,为企业提供急需关键技术。先后获批省级以上科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把社会服务作为办学的重要途径,先后实施服务“两区”、服务滨州“转调创”行动两个计划,并被市委、市政府以正式文件向全市转发;依托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基地、山东省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18个培训资质,积极开展企业员工技能提升,每年完成社会培训6万余人次,收入1300万元。坚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科技研发思路,为企业提供急需关键技术。先后获批省级以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