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南大学天津各专业排位:
1.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11(需要考653分);
2.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872(需要考649分);
3.风景园林理科普通类排位1074(需要考644分);
4.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73(需要考642分);
5.生物医学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21(需要考641分);
6.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72(需要考640分);
7.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72(需要考640分);
8.交通运输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37(需要考635分);
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650(需要考633分);
10.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650(需要考633分);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745(需要考631分);
12.经济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793(需要考630分);
13.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93(需要考630分);
1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924(需要考628分);
15.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984(需要考627分);
16.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984(需要考627分);
17.机械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39(需要考626分);
18.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39(需要考626分);
19.能源动力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039(需要考626分);
20.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039(需要考626分);
21.物理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039(需要考626分);
22.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624(需要考596分);
23.文科试验班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24(需要考596分)
2017年东南大学各专业天津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天津 | 建筑学(学制5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3 | 711 |
城乡规划(学制5年) | 649 | 872 |
风景园林(学制5年) | 644 | 1074 |
信息工程 | 642 | 1173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641 | 1221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 640 | 1272 |
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640 |
交通运输类 | 635 | 153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33 | 1650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63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 | 631 | 1745 |
经济学类 | 630 | 1793 |
软件工程 | 63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28 | 1924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27 | 1984 |
数学类 | 627 |
机械工程 | 626 | 2039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26 |
能源动力类 | 626 |
工商管理类 | 626 |
物理学类 | 626 |
英语 | 文科 | 596 | 624 |
文科试验班类(郭秉文班) | 596 |
生物医学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
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
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生物医
学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技术研发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掌
握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一定的生理学和医学知识; 3.掌握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及处理的基本理论
和分析方法、生物医学材料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等; 4.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前沿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5.了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 6.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外文文献的检索、阅读与翻译能力,具有科技外语写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医学基础、工程生理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生物医学传感器、现
代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力学、生物医用材料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临床见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外科研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计算机技术实验、生理学实验、医学仪器实验、生物医学
传感实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自动化类
自动化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自动化专业是自动化类基本专业,以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厚基础、宽培养、重能力”为特色的宽口径综合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自动化相关技术研究、工程应用或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自动化专业培养注重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自动化和电子与信息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分析、设计与应用能力。该专业2005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列入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012年成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专业。
物理学类
物理学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建筑类
风景园林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源于1986 年创建的风景园林专业,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办学历史较早、整体实力雄厚、社会影响较广的景观学专业之一,是一门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以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为核心,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同时辅以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实用型、复合型的景观设计的高层次人才。学生通过严谨求实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修满规定学分,毕业时可获工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设计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
社会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
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材料制备、性
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
律,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
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
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与结
构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
3.具有选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
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5.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
工程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应
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基础(56学时)、物理化学(80学时)、物理化学实验(50学时)、仪器分
析(32学时)、仪器分析实验(24学时)、有机化学(5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48学时)、工程力学
(48学时)、电气工程学概论(96学时)、电工学实验(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材料研
究与计算机应用(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56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材料物理性能
(4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
(1)专业方向一:高分子物理(48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
(40学时);
(2)专业方向二:金属学(40学时)、固态相变(40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
(3)专业方向三:无机材料相图与应用(40学时)、无机材料高温动力学(40学时)、先进陶
瓷制备与加工(32学时)。
2.示例二:机械设计制图B(48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物理化学D(64学时)、电工技
术实验(16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B(32学时)、电子技术(48学
时)、材料科学基础(128学时)、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统计物理B(32学时)、冶金工程概述
(32学时)、材料物理性能A(48学时)、材料制备与加工(48学时)、材料分析方法(64学时)、金
属材料学(48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
3.示例三:工程制图与AutoCAD( B)(64学时)、工程力学A(64学时)、材料物理化学(64
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A(64学时)、材料性能学A(80学时)、材料现
代测试技术(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I(48学时)、材料中的固态相变(48学时)、材料结构与性
能(48学时)、冶金原理(48学时)、材料合成与制备(32学时)。
(1)金属材料方向:金属材料学(56学时)、表面工程学(48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
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陶瓷材料(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时)、粉体工程学(56
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或
专业综合试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方法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材料结构分析方
法与测试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建筑类
建筑学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以建筑设计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建筑师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宽阔的社会视野和灵活的社会适应能力。2011 年本专业第四次通过国家建筑学专业评估,获A 级优秀。学生通过严谨求实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修满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各设计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