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夯实数学、计算技术基础,注重计算机与金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实验实践训练”为指导思想,按照“差异化培养、内涵式发展”思路,采取全过程(自新生入学选拔至毕业)跨学科应用型、复合型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突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工程两个学科的思维训练,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方式、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实验实践、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等活动。
实验班的选拔条件与流程(一)报名原则自愿报名、择优选拔。(二)选拔条件1.报名条件(1)2017级高考理工类新生(文史类、艺术类、专升本新生除外);(2)品学兼优,自学能力较强,具有较强成才意识,有志于往互联网金融学科深造,高考数学成绩达100分及以上(高考数学成绩满分150分制,非150分制的省份按比例换算)。2.入围面试条件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情况,在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中,学院根据
1.实行主辅修制实验班实行主辅修制度,总学分为195学分。学生可选择主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金融工程专业,另一专业则自动作为辅修专业。修满规定的195学分,经审核符合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的,发给主修专业的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和辅修专业的辅修证明。若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基础上,兼修了辅修专业的应用方向课,可发给辅修专业的双证(辅修专业毕业证和辅修专业学位证),即学生除了获主修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之外
实验班毕业主要去向实验班学生毕业后,能在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互联网理财、互联网金融门户、金融服务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领域就业,岗位主要有产品经理、互联网金融产品策划师、互联网金融产品运营师、金融产品风控师、投资/理财顾问、产品商务拓展BD工程师、数据管理员、数据分析师、金融软件研发工程师等。也可在非金融机构从事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大数据处理、移动应用开发等工作。
1.报名条件(1)2017级高考理工类新生(文史类、艺术类、专升本新生除外);(2)品学兼优,自学能力较强,具有较强成才意识,有志于往互联网金融学科深造,高考数学成绩达100分及以上(高考数学成绩满分150分制,非150分制的省份按比例换算)。
互联网金融与实验班简介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的金融体系(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在中国迅猛崛起,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互联网金融属于
实验班培养特色1.实行主辅修制实验班实行主辅修制度,总学分为195学分。学生可选择主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金融工程专业,另一专业则自动作为辅修专业。修满规定的195学分,经审核符合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的,发给主修专业的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和辅修专业的辅修证明。若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基础上,兼修了辅修专业的应用方向课,可发给辅修专业的双证(辅修专业毕业证和辅修专业学位证),即学生除了获主修专业的毕
2.学生参加英语考试:9月17日晚上19:00—21:00(初定,具体以教务处通知为准)。
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实验班课程体系的主要特色是多学科专业知识复合交叉,即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工程两个专业为主干内容,辅以数学、管理科学等专业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具备互联网金融业务能力,熟悉大数据分析、处理和管理技术,并能胜任互联网金融类软件项目开发,以满足金融企业的IT人才需求。
2.实施全过程的应用型和跨学科培养模式以“夯实数学、计算技术基础,注重计算机与金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实验实践训练”为指导思想,按照“差异化培养、内涵式发展”思路,采取全过程(自新生入学选拔至毕业)跨学科应用型、复合型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突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工程两个学科的思维训练,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方式、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实验实践、科研训练、学术交流
2.实施全过程的应用型和跨学科培养模式以“夯实数学、计算技术基础,注重计算机与金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实验实践训练”为指导思想,按照“差异化培养、内涵式发展”思路,采取全过程(自新生入学选拔至毕业)跨学科应用型、复合型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突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工程两个学科的思维训练,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方式、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实验实践、科研训练、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