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复试:1、时间:由各院系自行确定。2、复试内容:复试的满分为120分,时间每生不少于20分钟,包括:(1)外语口语测试,满分20分,在复试小组进行。(2)综合面试,一般以口试为主,满分100分,在复试小组进行。综合面试应能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利用所2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心理承受能力、事业心、责任感、道德品质等方面情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选拔应更加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还注重对考生兴趣、爱好

(一)招生计划2017年教育部下达我校招生计划总计1571人,其中全日制计划905人,非全日制计划666人。全日制计划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2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5人。非全日制计划中,单考计划1人。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招生计划见附件三。

(四)录取类别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单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生,全部录取为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录取前与我校、定向单位及本人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1、具体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校自定,一般在4月初公布复试办法及名单,4月上、中旬进行复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我校的考生(不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复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每门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七、招生计划、成绩使用及录取(一)招生计划2017年教育部下达我校招生计划总计1571人,其中全日制计划905人,非全日制计划666人。全日制计划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2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5人。非全日制计划中,单考计划1人。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招生计划见附件三。(二)成绩的使用1、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0.6。2、考生诚信、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3、复试总成绩低于150分的(会计、工程管理硕士低于210分的)不予录取;综合面试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同

1、具体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校自定,一般在3月底、4月初公布复试办法及名单,并进行复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我校的考生(不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及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复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每门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1、具体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校自定,一般在3月底、4月初公布复试办法及名单,并进行复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我校的考生(不含公共管理及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复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每门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录取办法1、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复试合格的,根据专业招生计划,按照入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入学考试总成绩相同的,按照初试总成绩排序录取。2、同一专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按照各自计划分别排序录取3、对于有调剂考生的专业,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一志愿考生,再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批次依次录取。4、对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参照上述原则单独录取。5、对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参照上述原则单独录取,但汉族考生单独排序,且录取人数不超过该计划录取总数的10%。答案来源于:2019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硕

1、具体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校自定,一般在3月底公布复试办法及名单,并进行复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我校的考生(不含公共管理及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复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每门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录取办法1、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复试合格的,根据专业招生计划,按照入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入学考试总成绩相同的,按照初试总成绩排序录取。2、同一专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按照各自计划分别排序录取3、对于有调剂考生的专业,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一志愿考生,再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批次依次录取。4、对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参照上述原则单独录取。5、对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参照上述原则单独录取,但汉族考生单独排序,且录取人数不超过该计划录取总数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