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3在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上述生源硕士招生计划单列为其他类特别提醒上述地区为国家规定范围报考我校考生请确认我校是否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告招生院系、学科
2021年华东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注意事项招生计划
一、总体要求“骨干计划”招生是我校研究生招生的一部分,考试和招生工作严格执行《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和博士年度招生文件。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均可招收“骨干计划”研究生,报考条件、报考程序和学费标准均按照我校2017年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招生简章公布的执行。报考并被我校录取为全日制研究生的,必须全在我校两个校区(上海市中山北路校区和闵行校区)学习并完成学业。招生计划根据教民厅〔2016〕8号文公布省市计划执行。根据各省市“骨干计划”招生计划在该省市上线人数内按照1:1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合格后予以录取。根据教民厅〔2016〕8号
六、联系办法联系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公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学校办公楼313室通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邮编:200241联系电话:021-54344721工作时间:8:00-11:3013:00-16:30网站地址:http://www.yjszs..cn微博网址:http:///ecnuyjsy微信:华东师大研招(ECNUyjs)二维码地址:http://zsxx.yjsy..cn/images/ecnuyzwx.jpg
四、资格审查各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考生资格审查责任主体,考生应该主动联系本人原籍所在地的省级教育厅负责相关部门(具体可参看《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经省级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同意考生报考此专项计划后,签署《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式三份,考生或所属原单位可复印留存作备用。如考生为在职人员,则还需所属原单位同意报考的意见
五、其他说明1、报考点选择:骨干计划报考点选择同普通考生,考生应查阅我校2017年招生简章,按照简章要求进行报名。2、领取校验码:考生持一份签署完成的《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原件至自行选定的报考点所在的省级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办公室,留下登记表(原件),领取网上报名用的“校验码”。务请考生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尽早领取“校验码”,以免影响网上报名。选择我校考点(代码3111)的考生请携带身份证和《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至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领取报名校验码。3、网上报名:考生在10月1
三、生源范围1、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7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上述地区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2、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学校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招生计划单列为“其他”。请广大考生报考前仔细看清楚我校是否在考生生源省市招生。
二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通知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骨干计划招生人数分省市如下内蒙古4广西5重庆2四川4贵州4云南5西藏4甘肃3青海3宁夏4新疆4新疆兵团2计划共计44人在确定硕士复试名单时我校将按照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所有骨干计划考生均须满足总分和单科线参考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单科线要求确定上线人数根据各省市招生计划在该省市上线人数按照11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合格公示期满后予以录取我校2022年骨干计划硕士招生复试名单按照如下原则确定同一个省市内上线考生数不超过该省计划数的该省市上线考生全部参加复试如果同一个省市内
二、招生计划我校2017年骨干计划各省市招生计划如下:内蒙古5,黑龙江2,广西4,贵州4,云南2,西藏5,甘肃2,青海2,宁夏4,新疆6,新疆兵团3,其他省市3,计划共计42人。我校“骨干计划”中可录取的汉族考生总数不能超过4个,在确定复试名单时,同等情况下,少数民族考生优先于汉族考生,请汉族考生报考时注意(汉族考生范围请参照“三、生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