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工程学院浙江各专业排位:
1.商务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79725(需要考548分);
2.金融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80368(需要考548分);
3.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80831(需要考547分);
4.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普通类排位80685(需要考547分);
5.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82347(需要考546分);
6.网络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84738(需要考543分);
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85909(需要考542分);
8.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86559(需要考542分);
9.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普通类排位87671(需要考541分);
10.土木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86812(需要考541分);
11.机械电子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0379(需要考538分);
12.应用化学综合普通类排位90049(需要考538分);
1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90481(需要考538分);
14.汽车服务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1695(需要考537分);
15.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1240(需要考537分);
16.纺织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1613(需要考537分);
17.材料化学综合普通类排位91068(需要考537分);
18.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2193(需要考536分);
19.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2934(需要考536分);
20.焊接技术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2643(需要考536分);
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5275(需要考533分);
22.轻化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07335(需要考522分)
2017年湖南工程学院各专业浙江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浙江 | 商务英语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48 | 79725 |
金融工程 | 548 | 80368 |
自动化 | 547 | 8083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47 | 80685 |
物流管理 | 546 | 82347 |
网络工程 | 543 | 8473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42 | 85909 |
人力资源管理 | 542 | 8655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41 | 87671 |
土木工程 | 541 | 86812 |
机械电子工程 | 538 | 90379 |
应用化学 | 538 | 9004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38 | 90481 |
汽车服务工程 | 537 | 9169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37 | 91240 |
纺织工程 | 537 | 91613 |
材料化学 | 537 | 91068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36 | 92193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36 | 92934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536 | 92643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33 | 95275 |
轻化工程 | 522 | 107335 |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备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以轻纺高分子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为方向)知识与能力,能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成型加工、产品开发与应用,以及生产与经营管理,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良好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业务规格与业务范围
(1)业务规格
1.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勤奋求实、协作创新的精神,能吃苦耐劳,身体素质好。
3.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基本技能。
5.熟悉国家关于高分子材料产品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检测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并掌握生产过程技术经济分析、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基本基础知识。
6.掌握本专业仪器与机械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设备选型、配套、技术改造和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7.具有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8.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了解高分子材料学科的理论前沿、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的能力。
10.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综合能力,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在精通第一外语的同时,提倡学习第二外语,在大学阶段要求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水平以上。
(2)业务范围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纺织、轻工家电、建筑装潢、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信息、包装等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可从事:
1.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以及新产品设计、开发与研究;
2.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及其跨行业的应用与研究;
3.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应用与研究;
4.高分子材料产品的检测、生产与经营管理。
二、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及设备、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近代测试技术等。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轻纺高分子材料与精细高分子材料方向。轻纺高分子材料主要侧重轻工塑料材料、纺织纤维材料的成型加工、改性与应用;精细高分子材料主要侧重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精细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开发、改性与应用。注重了化学与高分子材料科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化学与环境等多学科的渗透和交融,侧重两个专业方向相关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强化了科学研究综合素质的训练,又强化了实践操作能力、应用技能、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 四年
学位: 工学学士
轻工类
轻化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议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化学、化工、轻工、纺织、高分子、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在染整工程等轻纺化工领域从事工艺生产、工艺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业务规格和业务范围
(一)业务规格
1、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基础和化工、材料等技术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轻化工程的基本理论、工艺原理、专业知识、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对产品进行性能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轻化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并具有专业领域中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专业领域生产过程技术经济分析、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的基础知识;
5、掌握轻化工程生产机械设备基本原理,具有设备选型、配套、技术改造和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6、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业务范围
1、从事纺织品的染整工艺设计、产品质量检测分析、生产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研究等工作;
2、从事染化料产品的研究、科技开发、相关管理以及产品的性能检测分析工作;
3、从事纺织品、染化料以及皮革产品的贸易等工作。
二、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化学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电工电子学、仪器分析、染整工艺原理、纤维化学与物理、染整工艺实验、染料化学等。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6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
物流管理专业是管理学院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学生三年在学校完成理论学习,一年在企业完成实践学习。目前,该专业已签订10多个优秀实习实践基地,遍布长株潭和广东、深圳等地。2011年5月,获批“中国物流教学示范基地”;2016年5月,获批“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
近年来,湖南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参与发起成立了湘潭市物流学会,参与了湘潭市千亿物流产业规划,承担了30余项地方政府及物流企业的物流设计与规划项目,为湘潭市以及湖南省物流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8月,物流管理教研室与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国动力谷-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
自招生以来,本专业已向社会输入1000余名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优良,在校生参与各种竞赛取得众多优异成绩;40余名学生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国内高校的硕士研究生,10多名同学考取国外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众多学生进入德邦物流、顺风集团、京东物流等知名物流企业和商贸企业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土木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规格和业务范围
(一)业务规格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较扎实地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及普通物理,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2、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人工环境技术(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和建筑公共设施(冷热源、给排水、建筑自动化与能源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有关工程与设备的主要规范与标准。
3、具有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和调试的基本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可具有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二)业务范围
1、毕业生能够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领域中从事设计、安装、物业管理工作;
2、在相关企业、事业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2、主要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空调制冷技术、锅炉及锅炉房工艺设计、工程图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师资队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研室现有成员9人,博士5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3人。该专业于1995年招收专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成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成为院级重点学科,2015年开始招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建有省部共建实验室《建筑人居环境测试室》、《室内空气品质检测实验室》,实验室资产300余万元;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共获得纵向科研经费1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获得市厅级科研奖励4次,共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20余篇。
六、招生与就业情况
本专业自2001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每年招生本科生70余人,其中10%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本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5%以上,许多毕业生获得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和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成为所在单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骨干成员。
金融学类
金融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基础,熟悉经济、管理、法律和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系统掌握金融工程学基本理论、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规格和业务范围
(一)业务规格(毕业时应达到的要求)
(1)掌握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熟悉金融工程领域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写作、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2)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进行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技能;
(3)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能力、策划能力、金融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掌握企业(个人)投资和融资、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工程软件操作等方法或技能,具有创新型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能力,并具备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5)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能熟练地查阅英文文献。
(二)业务范围(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
(1)能从事风险管理以及理财产品设计工作;
(2)能从事绩效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控制以及资产配置工作;
(3)能从事金融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金融监管工作;
(4)能从事金融中介咨询评估工作。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双语)、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双语)。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数理金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双语)、金融工程学(双语)、投资银行实务、公司金融、财务报表分析等。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育、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业务规格与务范围
(一)业务规格
1、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计算分析专用软件),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和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科学计算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的能力。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相关理论及其应用,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运筹学、数值分析、程序设计与C语言、算法导论、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信息工程概论、Java编程技术、软件工程等。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