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陕西各专业排位:
1.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415(需要考570分);
2.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939(需要考567分);
3.麻醉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278(需要考565分);
4.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458(需要考564分);
5.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1390(需要考559分);
6.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2160(需要考555分);
7.眼视光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2160(需要考555分);
8.医学影像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459(需要考549分);
9.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459(需要考549分);
10.临床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892(需要考547分);
11.机械类(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4320(需要考545分);
12.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789(需要考543分);
13.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15034(需要考542分);
14.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034(需要考542分);
15.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273(需要考541分);
16.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515(需要考540分);
1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515(需要考540分);
18.康复治疗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004(需要考538分);
1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6004(需要考538分);
20.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004(需要考538分);
21.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6247(需要考537分);
22.护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247(需要考537分);
23.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481(需要考536分);
24.行政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6481(需要考536分);
25.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6481(需要考536分);
26.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749(需要考535分);
27.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6749(需要考535分);
28.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6749(需要考535分);
29.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6749(需要考535分);
30.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013(需要考534分);
31.信息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7013(需要考534分);
32.卫生检验与检疫理科普通类排位17478(需要考532分);
33.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普通类排位17750(需要考531分);
34.预防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750(需要考531分);
35.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3851(需要考401分);
36.临床医学(麻醉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6503(需要考397分);
37.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8541(需要考394分);
38.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9173(需要考393分);
39.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9173(需要考393分);
40.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93675(需要考386分);
41.商务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94314(需要考385分);
42.护理理科普通类排位98114(需要考379分);
43.建筑工程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9536(需要考321分);
44.市场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129974(需要考320分);
45.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2130(需要考570分);
46.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682(需要考561分);
47.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757(需要考560分);
48.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897(需要考558分);
49.德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964(需要考557分);
50.护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964(需要考557分);
51.应用心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043(需要考556分);
52.历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131(需要考555分);
53.旅游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131(需要考555分);
54.法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131(需要考555分);
55.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131(需要考555分);
56.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3131(需要考555分);
57.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3131(需要考555分);
58.广告设计与制作文科普通类排位29256(需要考441分);
59.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1104(需要考435分);
60.护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3547(需要考427分);
61.会计文科普通类排位34182(需要考425分);
62.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34469(需要考424分)
2017年南昌大学各专业陕西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陕西 | 临床医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9415 |
| 口腔医学 | 567 | 9939 |
| 麻醉学 | 565 | 10278 |
| 制药工程 | 564 | 10458 |
| 医学检验技术 | 559 | 11390 |
| 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55 | 12160 |
| 眼视光医学 | 普通类 | 555 |
| 医学影像学 | 549 | 13459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549 |
| 临床药学 | 547 | 13892 |
| 机械类(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45 | 14320 |
| 水利水电工程 | 543 | 14789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42 | 15034 |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 542 |
|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 | 541 | 15273 |
| 软件工程 | 540 | 15515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40 |
| 康复治疗学 | 538 | 16004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38 |
| 药学 | 538 |
| 自动化 | 537 | 16247 |
| 护理学 | 537 |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 536 | 16481 |
| 行政管理 | 536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36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 | 535 | 16749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 535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35 |
| 环境工程 | 535 |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34 | 17013 |
| 信息安全 | 534 |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532 | 17478 |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31 | 17750 |
| 预防医学 | 531 |
| 口腔医学 | 专科批 | 401 | 83851 |
| 临床医学(麻醉学) | 397 | 86503 |
| 临床医学 | 394 | 88541 |
| 药学 | 393 | 89173 |
| 医学检验技术 | 393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86 | 93675 |
| 商务英语 | 385 | 94314 |
| 护理 | 379 | 98114 |
| 建筑工程技术 | 321 | 129536 |
| 市场营销 | 320 | 129974 |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0 | 2130 |
| 新闻学 | 561 | 2682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 | 560 | 2757 |
| 行政管理 | 558 | 2897 |
| 德语 | 557 | 2964 |
| 护理学 | 557 |
| 应用心理学 | 556 | 3043 |
| 历史学 | 555 | 3131 |
| 旅游管理 | 555 |
| 法语 | 555 |
| 哲学 | 555 |
| 社会工作 | 555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555 |
| 广告设计与制作(鄱阳湖校区) | 专科批 | 441 | 29256 |
| 商务英语(鄱阳湖校区) | 435 | 31104 |
| 护理(抚州校区) | 427 | 33547 |
| 会计(鄱阳湖校区) | 425 | 34182 |
| 国际经济与贸易(鄱阳湖校区) | 424 | 34469 |
机械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源于1975年创建的原江西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南昌大学是江西省设立该专业的唯一本科高校。1998年获得化工过程机械硕士授予权,是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2010年获得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建设专业、2012年获得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建设专业、2019年申请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并已通过专家认证。2、师资队伍本专业专任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目前,本专业有一支年龄、专业及学历血缘结构基本合理的教师队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还聘请工程实践经历丰富的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或做教学指导。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多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安全学科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教学名师和金牌教授、江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杰出教师。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承担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共50余项,发表相关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荣获两项江西省科技成果奖。本专业教师主持承担和完成省级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十多项,荣获两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拥有国家级MOOC课、江西省精品课程和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发表相关教学改革论文十余篇和教材多部。拥有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授权点(化工过程机械和流体机械与工程二级学科授权点)、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江西省重点学科,它成为江西省该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是横跨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培养具备扎实宽厚的过程装备、过程工艺和过程控制的理论基础,以及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在过程设备、流体机械、控制仪表、化工、炼油、能源、环保、制药、食品、轻工、安全工程及政府质量技术监督与安全监察等部门从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研究开发、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监督检验等工作。专业围绕江西省过程装备制造产业的特色,强化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专业紧跟产业人才需求,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专业培养的学生受产业的高度认可,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很多学生已成为这些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领导。、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2002年南昌大学设立软件工程本科专业。2008年南昌大学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入选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专业。2、师资队伍(1) 国家级人才1人、青年长江学者 1人(柔性引进)、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杰出青年1人、省青年千人1人、国家级双创导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2) 具有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占91%,企业兼职教师40余人(3) 具有海外经历教师比例达84%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2012年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8年获批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2019年获批江西省智慧城市重点实验室。4、培养方式与特色(1)本专业培养目标:道德素养目标: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知识目标: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及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系统开发、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工程能力目标:作为技术骨干具有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创新潜力、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环境下进行沟通协调、竞争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职业定位目标:毕业后5年将成长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创新潜力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科技研发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岗位人才。(2)本专业培养方式本专业实行软件学院计算机大类招生及人才培养方式。其中大一大二不分专业进行公共基础课及计算机类专业平台课程教育。从大三学年开始专业分流,选择软件工程专业或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进行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与个性选修课程学习。本专业将围绕智能技术与大数据、软件与网络安全二个行业应用方向进行专业融合,实施学科交叉的新工科软件人才培养。与政府及企业合作,建设新工科交叉领域的省部级实验室等实训和培养平台,结合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改革,支撑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3)本专业特色深厚的专业基础:拥有2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入选省级一流专业。高水平学科平台:1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国家级人才及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多元化师资队伍:国家级人才、青年长江学者、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外教及企业导师。新工科培养方案:坚持需求导向,学生为中心,强化通识教育,对标质量标准,突出实践育人。政产学深度融合:共建实训基地52个,实施政企校合作实训计划。开放国际化办学:获批校示范性国际化学院,开展常态化的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有着近八十年的办学历史,源于1940年成立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创办于抗日烽火之中,2007年成为江西省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2、师资队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教师队伍中,973首席科学家1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人,生物学国家教指委委员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90%,生师比约为12:1。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近5年教师承担的各类科研5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十二五”农业科技支撑项目 1 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 项,省部级科技项目 43 项,纵向总经费 1300 万元;发表论文 2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100 余篇。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带动了高水平的本科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实施全员导师制,突出“导学”作用。全体专业教师都担任本科生导师,覆盖到全体本科生,每个导师负责指导一个小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8-10名学生组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学习全过程。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还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申报创新项目,开展创新训练,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
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历史渊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越来越需要小语种人才,各个经济发展的省市区因此早已储备了大量外语人才。但是江西作为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小语种人才的培训变得极为迫切。南昌大学外语学院的法语专业应运而生,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届的招生,填补了江西法语界的一个空白。从次,本专业一直保持1-2个班的招生规模。2008开始,每年为各个专业领域输送优秀的法语人才。2. 师资队伍法语专业的师资队伍也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这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够成功的保障。本专业总共拥有6 名教师,其中副教授 2 名,讲师 4 名,外籍教师 1 名(均为硕士学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法语专业一直以来也在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以及教师培训,鼓励教师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并从教师保持不断学新知识、锻炼新本领的需求出发,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努力使我系教师队伍成为数量充足、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 这为今后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实用性人才提供了思考和实践机会。2010-2018 年,本专业教师发表核心刊物 10 篇左右,翻译专著 8 篇 左右,并成功立项三个省级课题和一个校级教改课题。此外,还有多位老师的获得授课质量奖,其中包括李砚芳《法语视听》、陈晶《学科导论》、《高级法语》,外教 Pierre《法语写作》、罗灵琦《基础法语》、罗冬香《基础 法语》、葛莉《法国电影赏析》。与此同时,学生和专家等都可以通过网上评教和课堂听课等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来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以此来督促其不断的进步。3.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外国语学院在教学中要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语专业根据学院提出的教学方法,实行了系列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首先,“班导”模式,由具有渊博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的高资历教师们作为班导来为学子们引路,让教师、管理干部发挥“一岗双责”育人功能,通过班级导师的形式与本科生班级保持经常性信息沟通和联系,对学生起到人生导航、专业领航、心理护航、职业助航作用。法语专业共有 4 位老师作为 15、16、17、18 级法语班级的班导师,她们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体恤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学生们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上的朋友。同时,除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外,我们还很注重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而的作用,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法语专业在过去的几年组织了各种比赛,如:法语演讲比赛、法语歌唱比赛、中法建交 50 周年法国文化大赛、法语诗歌翻译大赛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历练和提高,通过 参加比赛,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们的学子也在这些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好的人才质量,集中体现在“招得进,培养得好,送得出”的良 性循环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科学合理制定教学督导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才能确保专业人培养得以可持续发展。4. 培养方式与特色法语专业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有着长远的规划。课程设置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到语言学的特点,将学生实践和实验学分的课程比例调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例如,在主干课程部分,本专业安排了《口译》和《认知实习》这门课程,选修课中有《法语笔译》、《外贸法语》、《商务法语会话》等实战课程,在实训课程方面也设置了与学生的专业主修能力息息相关的各种课程。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法语国家语言和文化知识,掌握法语基本技能、实践技能和跨文化交际 能力,在校期间,除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外,依托本校资源优势,拓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知识 面,强化和创新社会实践。 具体要求如下:①具有系统、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应用能力;②掌握法语语言学、法国文学、法国社会、法国历史等相关知识,能运用法语进行中法文化知识的交流;③具有扎实的国际商务知识和相关的应用能力,熟悉外经贸理论与实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熟练运用法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除了课上教学之外,我们还注重与企业进行合作,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在注重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一般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大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走出去,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掌握市场行情, 进行实地训练。本校法语专业的学生具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地点均为依法设立的、正规的单位和部门,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具有固定的 200 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场所,能为实习生提供计算机、 工具书以及翻译软件或专业指导等工作条件。本校法语专业已有 12 个较为固定的、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实习基地,例如:江西必特翻译有限公司和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源于1958年江西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历经时代变革与学科的多次改革发展,由最初的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和硅酸盐三个专业,逐渐扩大发展出了化学工程、精细化工、食品工程、环境工程和制药工程五个专业。1998年化学工程和精细化工两个专业合并为现在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南昌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和江西省品牌专业,是江西省和南昌大学“双一流”建设专业,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学历获国际承认。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45位(B-)。拥有“工业催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生物化工”三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已成为江西省化工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2.师资队伍具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专业现有在职专任教师22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包括国家专业教指委委员一人,江西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江西省青年千人计划2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专业拥有“化工热力学”省级精品课程、“过程工程原理(化工原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化工过程反应技术”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共享课“化工工艺过程”已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专业主编“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工原理实验》1部,主编全国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规划教材《化工计算》1部,主编出版《化工热力学》1部;参编“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工设计》第一版到第四版。近年已承担五项江西省教改课题,已完成三项,并已将成果用于本科教学中。专业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江西省药食同源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化工原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南昌市化学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用实验室使用面积约2181平方米,在册的固定资产2340万元。专业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有机硅深加工、锂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环保等方面与省内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和地位。近10年,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500多项,总经费3000多万元,授予博士学位20多人、硕士学位300多人,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获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专业将进一步为江西省甚至全国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创新、升级和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平台支撑。4.培养方式与特色(1)工程优势明显:依托已建立的完备的学位(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体系、平台优势和拥有政府部门颁发的化工工程设计资质和清洁生产审核资质,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2)国际化背景好: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学历获国际承认。本专业教师中有美国籍和加拿大籍教授各一位。并成立了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南昌大学学生会,并选派学生到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开展学习交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专业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学科创新与竞赛,专业教学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自己的短板,使学习更有主动性和方向性。近三年,专业学生已获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次,获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件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次。考研成功率约为35%,大部分同学被985高校录取。、
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省内最早的德语专业,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创建于 1996 年,是江西省内最早成立的德语专业。现有在校生 119 人,专任教师 6 人,其中副教授 1 人、讲师 5 人,平均年龄 39 岁,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外籍教师 2 人,分别拥有德语语言学硕士学位和经济交际&传记与创意写作双硕士学位。2、教学硬件设施完善本专业教学设施完善,建有外语智慧教室、同声传译室、机辅翻译室、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室、外语图书资料室和外语教学音视频网站。3、以升学和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培养框架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德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德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德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具体方案是:让学生在一、二年级打下夯实的德语基础,顺利通过专业四级考试;三、四年级在培养学生德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其顺利通过专业八级考试的同时,一方面针对打算读研继续深造的学生,开设了一系列专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德语文学概况、语言学导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等;另一方面针对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设置了旅游德语、经济德语、报刊德语、机辅翻译等实践性强的专业选修课。同时,本专业鼓励学生选修汉语文学、国学类课程以增强文学功底、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翻译水平,并支持学生选修或辅修外贸、金融、商务类课程,以“德语+”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人才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