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航空学院江苏各专业排位: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72553(需要考323分);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9372(需要考319分);
3.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315(需要考316分);
4.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315(需要考316分);
5.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85884(需要考315分);
6.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0466(需要考313分)
2017年西安航空学院各专业江苏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江苏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23 | 7255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19 | 79372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316 | 84315 |
车辆工程 | 316 |
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315 | 85884 |
商务英语 | 文科 | 普通类 | 313 | 30466 |
材料类
复合材料与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以及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等专业知识与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航空、民航、通航等先进工业领域从事复合材料设计与生产、复合材料结构件设计与维修、科学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与技术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复合材料原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力学等基础知识;具有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能力;具有从事复合材料及其结构件设计、生产、研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复合材料原理,飞机复合材料及其维修、先进复合材料、航空材料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等。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工艺规程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产品设计制造、设备维护、技术监测及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接受机械制造工程初步训练,具有进行机械设计与制造、先进加工设备操作、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控工艺与编程、液压与气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CAD/CAM)、现代企业管理等。
机械类
车辆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适应本专业需要的车辆工程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车辆设计、制造、测试试验、生产管理的能力,具有专业相应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车辆工程领域从事车辆设计、制造、测试试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及工艺、汽车制造工艺学、控制工程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航空特种车辆与装备、特种车辆结构与设计。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企业、汽车相关科研开发及应用研究单位、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事业单位和学校等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试验、管理等相关汽车产业链方面的工作。
外国语言文学类
商务英语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突出航空专业特色的通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航空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在国际航空商务领域从事招商、运营、策划与营销以及航空商务翻译、国际航空商务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跨文化商务交际、高级商务英语视听说、国际贸易学、国际商务谈判、第二外国语等。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