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各专业排位:
1.金融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61(需要考628分);
2.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1399(需要考621分);
3.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47(需要考620分);
4.财务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507(需要考619分);
5.税收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80(需要考618分);
6.经济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40(需要考617分);
7.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77(需要考615分);
8.行政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777(需要考615分);
9.金融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40(需要考614分);
10.保险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40(需要考614分);
11.财政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17(需要考613分);
12.劳动与社会保障理科普通类排位1917(需要考613分);
13.金融学(证券)理科普通类排位1917(需要考613分);
14.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80(需要考612分);
15.法学(法学会计)理科普通类排位1980(需要考612分);
16.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2057(需要考611分);
17.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128(需要考610分);
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信息化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2128(需要考610分);
19.市场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2200(需要考609分);
20.审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200(需要考609分);
21.投资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287(需要考608分);
22.保险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359(需要考607分);
23.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359(需要考607分);
24.信用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446(需要考606分);
25.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446(需要考606分);
26.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00(需要考604分);
27.商务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2694(需要考603分);
28.旅游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694(需要考603分);
29.金融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94(需要考603分);
30.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65(需要考601分);
31.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65(需要考601分);
32.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865(需要考601分);
3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2948(需要考600分);
34.国际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2948(需要考600分);
35.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2948(需要考600分);
36.英语(翻译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2948(需要考600分);
37.保险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163(需要考598分);
38.法学(法学会计)文科普通类排位287(需要考640分);
39.会计学(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308(需要考639分);
40.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334(需要考638分);
41.金融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81(需要考636分);
42.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381(需要考636分);
43.财务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404(需要考635分);
44.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430(需要考634分);
45.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461(需要考633分);
46.金融学(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461(需要考633分);
47.保险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87(需要考632分);
48.税收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87(需要考632分);
49.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518(需要考631分);
50.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518(需要考631分);
51.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518(需要考631分);
52.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546(需要考630分);
53.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546(需要考630分);
54.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81(需要考629分);
55.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581(需要考629分);
56.旅游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581(需要考629分);
57.英语(翻译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581(需要考629分);
58.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658(需要考627分);
59.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658(需要考627分);
60.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700(需要考626分);
61.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700(需要考626分);
6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700(需要考626分)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各专业云南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云南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8 | 1061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 621 | 1399 |
会计学 | 620 | 1447 |
财务管理 | 619 | 1507 |
税收学 | 618 | 1580 |
经济统计学 | 617 | 1640 |
会计学 | 615 | 1777 |
行政管理 | 615 |
金融学 | 614 | 1840 |
保险学 | 614 |
财政学 | 613 | 1917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613 |
金融学(证券与期贷方向) | 613 |
金融工程 | 612 | 1980 |
法学(法学与会计双学位班) | 61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11 | 2057 |
工商管理 | 610 | 212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信息化方向) | 610 |
市场营销 | 609 | 2200 |
审计学 | 609 |
投资学 | 608 | 2287 |
保险学 | 607 | 2359 |
人力资源管理 | 607 |
信用管理 | 606 | 2446 |
工商管理 | 606 |
统计学 | 604 | 2600 |
商务英语 | 603 | 2694 |
旅游管理 | 603 |
金融数学 | 603 |
法学 | 601 | 286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01 |
物流管理 | 60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 | 600 | 2948 |
国际商务 | 600 |
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 | 600 |
英语(翻译方向) | 600 |
保险学 | 598 | 3163 |
法学(法学与会计双学位班) | 文科 | 640 | 287 |
会计学(双语实验班) | 639 | 308 |
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 | 638 | 334 |
金融学 | 636 | 381 |
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 | 636 |
财务管理 | 635 | 404 |
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 | 634 | 43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633 | 461 |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 633 |
保险学 | 632 | 487 |
税收学 | 632 |
市场营销 | 631 | 518 |
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 | 631 |
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 | 631 |
工商管理 | 630 | 546 |
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 | 630 |
法学 | 629 | 581 |
人力资源管理 | 629 |
旅游管理 | 629 |
英语(翻译方向) | 629 |
会计学 | 627 | 658 |
商务英语 | 627 |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 626 | 700 |
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 | 626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 | 626 |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阔文化视野,系统掌握现代金融经济与管理知识,熟悉多媒体新闻理论、新闻媒介操作业务,具有较强的财经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媒体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网络传媒、报刊杂志、出版发行等新闻传播行业,以及各类金融行业、经济实体、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和高校等单位从事媒体宣传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科、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新闻媒体实践能力,掌握新闻学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业务知识与技能,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2.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具有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机制和基本修养;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新闻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发展动态; 5.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制作、编辑和发布网络新闻。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够基本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6.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具有较强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专业特色: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三分之一为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三分之一为金融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相关课程,三分之一为其他人文社科和技术实务课程。既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新闻传播基础技能,又掌握必要的财经、金融等跨学科知识,成为具备财经报道、金融传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货币金融学、新闻法规与管理、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外新闻史、新闻摄影与摄像、新闻编辑与评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经济新闻实务、经济学原理(微观)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新闻媒体、金融行业、各类经济实体、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具备工商企业管理实务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各类工商企业、服务企业(含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知名跨国公司)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运作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业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工商企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和国际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惯例和规则,受到财经实务以及管理实务等基本训练,掌握管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设计方法与技术;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和国际财经活动的规则和规律,了解中国企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需求; 5、了解管理学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6、具有从事各类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依托西南财经大学的大金融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打造具有财经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掌握系统工商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营销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作管理等系统理论知识和相关实务技能。为优秀学生提供硕博连读项目、美国特拉华大学等国外名校“2+2”项目、以及多国的交流访学项目,优秀学生可在老师指导下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会议。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运作管理与实务、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欧洲其他国家高校继续深造;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金融学类
金融数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金融数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数学创新应用型人才。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 扎实的金融数学、金融学等专门知识。具备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金融数学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能够胜任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金融部门从事财务、理财、量化投资、风险管理等工作,具备进一步在金融、数理金融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加强数学基础之上,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数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融数学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金融建模及应用能力,能够胜任财务管理、理财、量化投资、风险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掌握金融数学、金融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掌握基本的金融工具和处理金融问题的手段,具有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数理方法分析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编程及数据处理能力。 5.具有良好的专业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与协调能力。 6.能够评价他人科研成果,并对其中不足提出批评,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7.精通文献资料检索、收集、整理,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8.具备在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攻读金融学、数理金融等专业硕士学位的潜力。 专业特色: 学院具有一支优秀的金融数学研究与教学团队,已形成本、硕、博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金融数学基础知识与定量分析方法,培养运用数理方法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随机过程、金融随机分析、金融衍生品定价、多元统计分析、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经济学、投资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金融部门或企业公司从事财务、理财、量化投资、风险管理等工作。国内外高校与科研院所继续攻读经济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统计学类
统计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统计学 培养目标: 使学生系统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具备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坚实的数理基础。 使学生具备运用统计方法、统计模型和统计软件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够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从事统计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工作。 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并能清晰表达统计学核心概念、主要理论与分析方法。 2.能够合乎逻辑地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相关理论问题论证、分析。 3.掌握数据收集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统计分析软件从事数据分析工作。 4.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可以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5.熟练掌握以下技能: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满足应用与学术研究所需的计算机技能;文献与信息检索能力;应用统计分析软件的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专业特色:统计学专业是2013年新设专业,主要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统计学方法论的学习,理论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是其鲜明特色。依靠学校经、管、法、文、工的支撑,注重统计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问题。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的人才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概率和其他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理)、高等代数(理)、实变函数论、泛函分析、复变函数、概率论(理)、数理统计(理)、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数据挖掘与应用、计算统计、非参数统计、统计软件编程、计量经济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分析相关工作。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旅游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系统的管理学知识和旅游管理理论,具备旅游企业管理实务、旅游产品设计及旅游投融资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大中型旅游企业、在线旅行商、跨国酒店、旅游地产集团、休闲文化产业等相关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品格的创新型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科和旅游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旅游工作实践能力,掌握旅游管理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学、社会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旅游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旅游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旅游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具有能初步从事旅游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旅游专业是一种应付多变现场环境的思维学习训练,是对接待服务业深刻理解与诠释的专业。本专业依托西南财经大学的大金融特色与工商管理学院优势管理学科支撑,强调塑造与提升学生商业+旅游经营管理意识,深化学生的管理技能及金融知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行业管理者。本专业与美国加州迪斯尼乐园、万豪酒店集团、万达集团、中国青年旅行社、携程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交流机会,并在泰国与清迈大学合作建立了暑期实践性教学基地。为优秀学生提供硕博连读项目、美国特拉华大学等国外名校“2+2”双学位项目、以及多国的公派交换生项目,优秀学生可在老师指导下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并为学生提供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推免硕士研究生通道。 核心课程:旅游跨文化消费管理、接待业服务与运作管理、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吸引物与事件管理、旅游投融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市场营销、酒店管理、餐饮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旅游企业、跨国酒店、地产、银行、管理咨询等商业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工商管理类
国际商务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国际商务专业于2003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发展前景很好的新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课以国际企业经营管理为主轴,扩展到相关的领域。专业必修课有:国际商务、国际战略管理、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管理、企业研究方法,并有国际商务沟通、涉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营销学、国际投融资理论与实务、国际物流专题等数十门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国际商学院毕业生适宜在外贸、外资、合资公司工作,可以从事金融部门的涉外业务,以及在有涉外业务的企业中发挥特长;也可以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涉外经济管理工作,在商务中介机构从事服务工作和在高等院校担任教学研究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两个专业实行文、理兼收,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限招英语语种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