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各专业排位:
1.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430(需要考433分);
2.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30407(需要考429分);
3.生物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4094(需要考414分);
4.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984(需要考455分);
5.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9710(需要考450分);
6.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12044(需要考433分)
2017年云南民族大学各专业内蒙古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内蒙古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3 | 2943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29 | 30407 |
生物技术 | 414 | 34094 |
经济学 | 文科 | 455 | 8984 |
工商管理 | 450 | 971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433 | 12044 |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云南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基础理论,系统地掌握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有关企业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企业管理的知识和规则,熟练地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能够在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从事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战略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营销管理、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国家税收、公司理财、投资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二十余门。
经济学类
经济学
云南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具备向相关学科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够胜任民族地区地方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单位的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国民经济管理、统计学原理、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民族经济学。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云南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结合我国特别是我省自然资源丰富、亟待合理开发的实际,主要培养具备有扎实的生命科学基础理论、较强化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及化学实验以及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前滑和动态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面向单位: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科研、中等学校等从事生产、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云南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及较好的外语能力,能在(民族地区或东南亚南亚)外贸部门、外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与经济金融工作,或在政府机构从事管理、调研以及宣传策划工作的国际经贸双语复合型应用人才。主要课程:国际经济学(双语)、国际投资学(双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学(双语)、国际商务概论、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国际金融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经济合作(双语)、微观经济学(双语)、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双语)。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云南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设立于 1998 年,为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设置有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信号处理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具备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是在电子信号获取与处理、嵌入式技术开发与应用、电子设备运行与维护等领域在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理解、解决电子技术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本专业领域创新、创业的能力。本专业学生全部纳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中的技术工作或职业教育工作。本专业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分析、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设计自动化、DSP 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网络、高级程序设计等。
公共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
云南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保险公司等从事社会保障、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保险等实际工作,也可在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学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概论、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概论、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公共财政学、薪酬管理学、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研究方法、人口学、政府经济学、社会政策、西方经济学、劳动关系等基础课程与和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