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各专业云南排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省多少位多少分才能上)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1 11:52:10 解决时间:2022-12-19 16:59

满意答案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各专业排位:
1.会计学(注册会计师)理科普通类排位1507(需要考619分);
2.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13(需要考616分);
3.金融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13(需要考616分);
4.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840(需要考614分);
5.财务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057(需要考611分);
6.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359(需要考607分);
7.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771(需要考602分);
8.贸易经济理科普通类排位2771(需要考602分);
9.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65(需要考601分);
10.财政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948(需要考600分);
11.工程造价理科普通类排位3163(需要考598分);
12.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378(需要考596分);
13.投资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378(需要考596分);
14.保险学(精算)理科普通类排位3590(需要考594分);
15.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821(需要考592分);
16.市场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4064(需要考590分);
17.商务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4183(需要考589分);
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329(需要考588分);
1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5026(需要考583分);
20.劳动与社会保障理科普通类排位5789(需要考578分);
21.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434(需要考574分);
22.旅游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4514(需要考541分);
23.哲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110(需要考539分);
24.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文科普通类排位287(需要考640分);
25.财务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55(需要考637分);
26.保险学(精算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381(需要考636分);
27.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61(需要考633分);
28.工程造价文科普通类排位461(需要考633分);
29.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461(需要考633分);
30.金融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81(需要考629分);
31.贸易经济文科普通类排位581(需要考629分);
32.财政学文科普通类排位623(需要考628分);
33.投资学文科普通类排位623(需要考628分);
34.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658(需要考627分);
35.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740(需要考625分);
36.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777(需要考624分);
37.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777(需要考624分);
38.社会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23(需要考623分);
39.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906(需要考621分);
40.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906(需要考621分);
41.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906(需要考621分);
42.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947(需要考620分);
43.旅游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992(需要考619分)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各专业云南排位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云南会计学(注册会计师)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91507
金融工程6161713
金融学616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6141840
财务管理6112057
经济学6072359
工商管理6022771
贸易经济602
会计学6012865
财政学6002948
工程造价5983163
法学5963378
投资学596
保险学(精算)5943590
统计学5923821
市场营销5904064
商务英语589418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88432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835026
劳动与社会保障5785789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5746434
旅游管理54114514
哲学53915110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文科640287
财务管理637355
保险学(精算方向)636381
会计学633461
工程造价633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633
金融学629581
贸易经济629
财政学628623
投资学628
经济学627658
工商管理625740
法学624777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624
社会学623823
市场营销621906
劳动与社会保障621
哲学621
商务英语620947
旅游管理619992
金融学类 保险学(精算方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保险学(精算方向) 专业代码:020303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保险学专业(精算方向)属于经济学门类,以我校金融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基础,依托我校经、法、管、文、史、哲、理、工等学科综合发展优势,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数学理论基础,掌握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基本知识,熟悉最新的精算与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从事精算及风险管理工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方向已与英国精算师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并将英国精算师考试CT1-CT8作为专业课,目前已有部分课程考试合格即可免试英国精算师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学生完成英国精算师协会在中国举办的其他CT和CA系列考试,并在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一年后,可申请英国精算师协会准精算师AIA证书。之后,如通过高级课程考试,并满足相应的工作经验要求,可申请英国精算师协会精算师FIA证书。

保险学专业(精算方向)设在金融学院,截止2015年3月金融学院有专任教师100名,其中,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40人,中级职称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名,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2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专任教师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9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40余人有出国访问学习经历。学院现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名,并从香港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迈阿密大学等著名学府聘请了3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讲座教授,还聘请了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迈克尔•科诺利(Michael Connolly)等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以及刘鸿儒、李扬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三、人才培养体系和目标

保险学科点拥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人才培养层次齐全,人才质量高,社会声誉好。本专业秉承“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升,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坚持育人与成才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协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熟知国际惯例的保险精算专门人才。

经济与贸易类 贸易经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贸易经济 专业代码:0204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经济学,所属专业门类为经济与贸易,所授学位为经济学学士学位。

贸易经济专业一直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势专业之一,在全国贸易经济专业中综合排名前三,在省内乃至国内均具有较强影响力,其所依托学科——产业经济学系湖北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具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研究方向全面,学术梯队健全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队伍中有教授、博士生导师2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教学团队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半数以上教师具有在美国、德国、新西兰以及日本等国家留学的经历。

近年来,本教学团队先后出版高质量专业教材8部,承担教学类研究项目以及课程建设研究项目10余项。

科学研究方面,近5年来教学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其他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在各类国家级刊物以及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研究成果奖3项。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特色是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专业学习的经济、管理、法学互相渗透的特点,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实践与实验环节,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本专业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以贸易经济为核心,融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贸易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双语)、市场价格学、零售学(双语)、现代商业技术概论、中外商业史、市场营销学(双语)、商业规划学、流通产业组织学等。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课外科研活动,近5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在“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10余次。

近年来,多名学生被免试推荐到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并且有部分学生考入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同时每年有部分学生申请到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知名商学院进行海外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主要就业去向包括政府机关、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型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自本专业设立以来,目前培养的毕业生中,担任厅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校友10余人,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中承担要职的校友100余人,在科研教学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友50余人。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会计学 专业代码:120203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以我校会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和省级系列精品课程、国家级系列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优势学科和湖北省品牌专业为基础,依托我校经、法、管、文、史、哲、理、工、艺等学科综合发展优势,培养高级专门会计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优势明显,从同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来看,本专业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早在1997年,会计学专业就被批准为财政部重点学科,2002年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唯一的会计学优势学科。2010年被批准为经济管理类唯一的拔尖创新型国际会计人才培育试验区,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32家审计硕士专业学位(MAud)教育试点单位之一。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共获立项24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项目7项。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会计学系已形成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沉淀厚实、人才辈出的师资梯队。现有专任教师8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80%以上,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5人。师资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会计和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人,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4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荆楚社科名家1人,湖北名师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财政部会计领军人才(含后备)5人。

近五年来,本专业师资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30余项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学术影响力方面,会计学专业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其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独树一帜,并以其卓越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赢得了重要的学术地位,学术成就得到了同行专家的普遍认可,特别是郭道扬教授在会计史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更是备受国际会计学术界瞩目。会计学院有十多位专家长期参加财政部、审计署等会计、审计准则及规章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人才培养层次齐全,人才质量高,社会声誉好。本专业秉承“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升,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坚持育人与成才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协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熟知国际惯例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

在课堂教学之外,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课外科研、文艺体育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年组织学生参加“海峡两岸大学会计辩论赛”等大型专业赛事,多次摘得冠军桂冠。学生专业素质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安永“明日商业领袖”案例分析大赛、“中华会计网校杯”全国财会实务大赛、香港会计师公会QP个案分析大赛、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湖北省英语翻译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生科研能力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与研究,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本专业每年有15%左右的学生进入美国杜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深造,20%左右的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供需比达到1:6,一次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形成了毕业生高就业率与高就业质量的良好局面,成为我校乃至全国财经政法院校的标杆与品牌。每年除35%左右攻读硕士学位和出国留学外,65%左右的毕业生走上了理想工作岗位,其中25%左右进入国家机关与国有企业,15%左右进入各类银行等金融机构,20%左右进入会计师事务所,5%左右进入其他单位工作,就业地域多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一大批学生进入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和国际大型银行、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跨国公司。

本专业已毕业的校友中有大批政界名流、学界名家和商界精英。在政界,有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上海市副市长赵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陈毓圭秘书长,财政部中央监督检查局局长郜进兴,河北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工商联主席王光远等。在学界,有美国ACCI会长、罗德岛大学肖经建教授,中国会计学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戴德明教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导耿建新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吴联生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导雷光勇教授等。在商界,有一大批公司的董事长、总裁、财务总监。如国家电网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陈月明,深圳创维集团前董事局主席张学斌博士,海南中岛集团总裁刘海南博士,用友集团副总裁郭新平等。

公共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代码:120403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本科专业,授予管理学

学士学位。

2. 本专业以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为依托,具有坚实的学

科平台。1998年我校成为我国首批设置劳动和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八所院校之一;1998年获批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社会保障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劳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以二级学科申报并获批社会保障博士点;2006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9年以社会保障博士点为依托申报并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成为湖北省三所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本专业及其相关的以劳动者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其所在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学术地位位居全国前列。

3、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28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9人;26人具有博士学位, 45岁以下教师占70%,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名、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2名,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后备四层次学术梯队。

4、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也是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社会保障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社会保障学湖北省重点优势特色学科,社会保障国家级精品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省级精品课程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劳动经济学、薪酬管理等一批校级精品课程。

5、本学科点多年来承担完成了科研项目近百项,获省部级政府科研奖10余项。拥有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授予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拥有首家湖北省青年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1项、百强项目奖1项、省级奖多项,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人才培养质量

1、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融通的学科底蕴和“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融合“社会保障、劳动经济、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学科门类的优势,突出“人本”特色,以“人的保障、开发、管理”为核心,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依托科研水平的提升、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培养高水平、宽口径、应用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

2、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肖惠巧同学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C类一等奖;肖瑶同学获2012年华中四校联合大学生理学深处励志演讲比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赛区最佳风采奖;劳保1101叶尓买克.赛台获湖北省哈萨克族大学生朗诵比赛三等奖;在学校举办的第二届就业形象大使选拨大赛上,张远立同学获优秀奖和就业指导形象大使称号;2013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劳保1101班李辉瑶、施美、周亚兰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二等奖及最佳团队合作单项奖;2014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劳保1201班王淑雅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一等奖。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1、本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良好,本科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位居前列。截止2014年12月31日劳保专业就业率达92.73%,位居全校专业就业率前列。

2、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就业质量较高,毕业生就业后职业前景较好,社会认可度高。还有多名学生被保送至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深造。

法学类 法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法学 专业代码:0301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法学专业属法学类学科,本科教育除法学方向以外,还设有民商法、政府法制和涉外经贸法三个方向,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所属学院拥有国家人文社科基地(知识产权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和西部三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专业所属学院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招收法学本科生的三家院校之一,获批教育部第一批高等院校法学特色专业、湖北省法学品牌专业。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分别获得湖北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称号,法学学科在全国“211工程”院校三期重点项目的申报中获全优成绩。

法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85人,教授4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6人,副教授76人。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知识产权法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民商法团队)和4个校级教学团队(国际私法团队、宪法学团队、法律史团队和法学通论团队)。在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示范效应下按照高标准打造教学团队,为贯彻和践行法学特色教育理念奠定人力基础。

本专业拥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国际私法学、中国法制史),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国际私法学),10余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多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学院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条件,获得科研成果奖近250余项。设有22个科研机构,与美、德、法、意、澳等 20 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与内地的法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交流合作关系。

二、人才培养质量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以“通人文、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为特色,培养方案具有“重视实训教学和法律技能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三大特征。

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辩论赛,成绩喜人。2014年6月,法学院本科生方培思、黄宇璐均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比赛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上,学院学子荣获全国“最优秀论文”奖,点评专家在闭幕式上给予高度赞扬。2012年12月,国际法论辩队参加中国高校第六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获得一等奖,队员张浩博获得此次比赛唯一的“最佳辩手”奖。2013年2月,我院学子参加“杰塞普”国际模拟法庭中国赛区第十一届全国选拔赛,并荣获二等奖。2013年6月,由法学院学生担任主力的代表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夺冠。2014年12月,法学院代表队先后获第三届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二等奖、最佳诉状奖,中国空间法学会第十一届CASC杯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法学院还连续两年问鼎湖北省高校法学专业辩论赛。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专业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毕业生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或被党政机关、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新闻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录用。2015届毕业生中共有193名学生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升学率为26.80%;2014届毕业生中共有41名学生前往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墨尔本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等高校深造。毕业生的良好职场表现获得了媒体和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1996届毕业生曹林获“全国模范法官”称号,被评价为“新时期特区法官的杰出代表”。2006届毕业生任意获2014年全国女大学生就业榜样。

知名院友代表:

王利明,1981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进,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法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张明楷,1982年毕业于原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带教导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业务咨询专家。曾获司法部部级优秀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第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等称号。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代码:1201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本科专业,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本科专业。我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早在1980年就开始招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是国内同类专业中本科生招生最早的院校之一,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全校47个本科专业中,本专业为全校14个重点专业之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于2008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已发展成为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特色明显,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势专业。在16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测评中,15项指标均达到A级标准,这些指标主要有:专业建设目标、思路与措施;专项经费;队伍结构与素质;主讲教师;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毕业论文(设计);学风情况;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社会声誉;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改革等。

本专业教师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4人、讲师9人,超过2/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人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为40岁。

本专业已经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1门校级精品课程(《数据库及其应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超过20%,并承担了外国留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全英文课程。《计算机科学选讲》2009年被评为校级双语示范课程。同时,组织编写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以及其他的相关教材共10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被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管理信息系统》课件获得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等奖。

近年来,本专业多位教师获得湖北省本科论文指导老师一等奖;每年都有近10%的同学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培养模式研究》教改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校级二等奖。每年都有教师获得本科教学一、二、三等奖和师德标兵。信息系统设计与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2009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改项目《法学实验系统执法实验模块程序设计》获得省级教改项目一等奖。

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主要合作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国家博士后基金2项。此外,本专业教师还获得横向课题项目资助金额40万左右。近3年发表了学术论文112篇,其中在权威期刊或SCI、EI、SSCI检索的科研成果45篇,出版专著5部。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有着与其他同类专业所不同的专业模式。处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个具有财经政法背景的人文社科类大学中,本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和渠道是经济金融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的是经济金融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但专业培养又强化“理工”学科的支撑,利用工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思维和工程素养,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信息系统开发的技能和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和较为宽泛的知识基础。

本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课外科研活动,发表论文或专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竞赛成绩。仅2008年以来,有17人次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挑战杯”弘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等省级以上科技奖项。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本专业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被保送到北大、人大、武大、中山大学、上海交大等985高校,每年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在30-40人左右,全部考入211高校。同时每年还有20-30人选择出国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从“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传统领域逐步扩展到信息系统审计、信息化建设咨询等领域,就业渠道也从银行业扩展到证券业、保险业、以及IT产业和大型企业。每年都有不少用人单位主动到学校招聘毕业生,主要包括有各个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电信公司,信息技术公司、设计院所、大型企业等,如华为、锐捷、金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

从1980年招生至今,本专业已培养超过5000名毕业生,不少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限于篇幅,这里仅列举几例:

王宁建,80级,现美国微软总部工作。

刘志刚,80级,现美国IBM总部工作。

朱必华,83级,现化工部信息中心主任。

铙劲松,85级,现中国平安公司副总经理。

沈志敬,88级,现深圳通海证券公司总经理。

冯道海,89级,现中国建设银行审计部副总经理。

  中专 2022-12-19 16:59

网友推荐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省本科一批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图)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专业录取分数-云南(图)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各专业招生计划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哲学院哲学1111哲学院国际政治211211哲学院社会学1111经济学院经济学类633633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类422422金融学院金融学类11561156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11211法学院法学类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学院法语1111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类53242211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汉

202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专业招生计划-云南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哲学院哲学1111哲学院国际政治1111哲学院社会学1111经济学院经济学类633633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类633633金融学院金融学类954954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11211法学院法学类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学院法语1111新闻与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类53242211新闻与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学1111

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分数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云南省

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分数线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云南省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金融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文科录取分

  • 中专学校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推免生各学院接收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

    2楼

    各学院接收2017年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注:专业目录前加“★”者,为我校自设专业。表内专业均为全日制。学院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代码、研究方向名称备注联系老师、联系电话、办公地址101马克思主义学院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杨老师南湖校区文沛418室杨老师南湖校区文沛418室01.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当代改革实践02.国外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03.社会主义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文科分数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文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3楼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文科最低分数线为611文科最低位次为2771。202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文科最低分数线为608文科最低位次为2272。2021年云南文科录取分数线及云南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文科云南录取分数线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理科分数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4楼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62理科最低位次为18890。202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04理科最低位次为10653。2021年云南理科录取分数线及云南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云南录取分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在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中南大云南分数线

    5楼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首义校区)、哲学(南湖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少数民族预科班、金融学类(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投资学(国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哲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理科录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1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8分,社会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2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理科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9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公共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国际政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理科

  • 中专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哲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旅游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1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劳动与社会保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