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3+2”培养模式,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与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采用“3+2”培养模式,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与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转段要求学生在第五学期末进行转段审核,由昌吉学院按照双方商定的转段条件组织考核。学生在第五学期末进行转段审核,由昌吉学院按照双方商定的转段条件组织考核。
学籍管理按照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及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学籍管理。按照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及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学籍管理。
招生专业、计划数及语种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备注:2018年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时请查看2018年新疆《招生与考试》第三册。备注:2018年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时请查看2018年新疆《招生与考试》第三册。
培养模式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与新疆工程学院采取“3+2”全日制方式联合培养,即前3年在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后2年通过转段考核进入新疆工程学院进行本科学习,全程实施5年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与新疆工程学院采取“3+2”全日制方式联合培养,即前3年在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后2年通过转段考核进入新疆工程学院进行本科学习,全程实施5年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培养。
培养院系高职阶段: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分院本科阶段:新疆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高职阶段: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分院本科阶段:新疆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
培养模式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与昌吉学院采取“3+2”全日制方式联合培养,即前3年在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后2年通过转段考核进入昌吉学院进行本科学习,全程实施5年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与昌吉学院采取“3+2”全日制方式联合培养,即前3年在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后2年通过转段考核进入昌吉学院进行本科学习,全程实施5年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培养。
培养目标高职阶段:结合乌昌地区工业的发展现状,面向电力行业、供电企业、电力建设安装等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能从事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的电能生产、运行、检修、安装、维护等工作的符合企业工作过程与岗位技能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本科阶段: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电工电子技术、信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
培养目标高职阶段:培养能够能完成火电厂、热力公司、动力车间等热力系统集控运行操作与维修、热能设备安装、能源利用与热力运行操作等典型工作任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的,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科阶段:培养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电厂及相关能源动力领域设备与系
培养院系高职阶段: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分院负责。本科阶段: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负责。高职阶段: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分院负责。本科阶段: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负责。
培养模式采用“3+2”培养模式,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与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3+2”培养模式,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与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