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解决问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特别说明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预报名通知特别说明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6 20:10:24 提问时间:2018-09-08 17:09

网友推荐

报考条件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公费(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生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毕业于我校的公费(免费)师范生;
2.毕业后按协议履约任教满一学期,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并批准报考;
3.工作年限在《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或《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违约、解约考生不得报名。

咨询方式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公费(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各招生院部网站发布的公费(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相关通知公告,知悉相关招考信息。如有其他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咨询:
(一)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431-85099608,邮箱:yzb@nenu.edu.cn
(二)关于报考专业的具体问题可咨询各招生院部,咨询方式参见《专业目录》。
(三)其他相关咨询方式
1.学籍相关问题可咨询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咨询电话:0431-85099629;
2.学制及培养环节相关问题可咨询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办公室,咨询电话:0431-85098152;
3.奖金相关问题可咨询研究生院教育工作办公室,咨询电话:0431-85099691;
4.学位授予相关问题可咨询学位办公室,咨询电话:0431-85099638;
5.学费标准相关问题可咨询财务处,咨询电话:0431-85099359;
6.就业相关问题可咨询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咨询电话:400-998-7757。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20年10月

报考专业要求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公费(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1.公费(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考专业,一般应与本科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参见《东北师范大学2021年公费(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2.如需跨专业报考,则报考专业应与现工作岗位(任教课程)相关,且须征得任教学校同意并在《东北师范大学2021年公费(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审批表》(另行公布)中签署意见。
3.跨专业考生须按照报考院部要求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线上面试。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加试、复试均合格者方能录取。
4.加试将由各招生院部于2020年10月20日前组织完成。跨专业考生须于2020年10月16日前主动联系报考院部负责老师(联系方式见附件1《专业目录》)获知具体加试时间、流程及内容。
5.如跨专业考生有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在校辅修二学位或二学历证书,可提交报考院部,经审核合格后可免加试。
6.考生录取入学后不允许调换专业。

招生宗旨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公费(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了支持师范毕业生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继续深造和专业发展,通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使公费(免费)师范毕业生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能力,为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预报名学费及奖助

    1楼

    四、学费及奖助1.所有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由于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尚未公布,学费标准及学制暂请参见《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研究生奖助办法请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改革方案》。

  • 中专学校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预报名申请条件

    2楼

    二、申请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4.具有教育部批准推免资格的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生。5.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名额,或我校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接收外校推免生名额补偿计划”名额。6.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7.上述6点为基本申请条件,各招生学院(部)可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实际,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

  • 中专学校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预报名联系方式

    3楼

    六.联系方式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400-900-9663。各招生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招生单位联系人办公电话电子邮箱教育学部肖建光85098033xiaojg074@.cn政法学院刘丽娜84536373liuln617@.cn经济学院宋晓巍84537691songxw624@.cn文学院孙茂东85098572sunmd108@.cn历史文化学院张泰居85099418zhangtj557@.cn外国语学院王洋85099181wangy263@.cn音乐学院孙志伟

  • 中专学校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申请程序

    4楼

    三、申请程序1.拟申请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度推免生的应届本科生(包括本校和外校),于2017年8月25日8:00至9月25日17:00期间,登陆“东北师范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预报名系统”填报专业志愿,每个人多可以填报2个平行志愿。2.我校各招生单位将对申请者进行审核,择优选拔并通知部分申请者来我校进行复试,具体复试时间由各单位自定。

  • 中专学校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申请条件

    5楼

    二、申请条件1.能够获得在读学校推荐免试资格或我校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名额补偿计划”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行优良,身心健康,学风端正,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3.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 中专学校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学费及奖助

    6楼

    四、学费及奖助1.所有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由于我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尚未公布,学费标准及学制暂请参见《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我校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和“三助”岗位津贴。所有学制年限内的非定向全日制硕士生(含专业学位),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额度为0.6万元/生·学年。所有学制年限内的非定向全日制硕士生,经考核合格均可享受学业奖学金,其中学术硕士额度为0.8万元/生·学年,专业学位硕士额度为0.6万元/生·学年。更多信息请访问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 中专学校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接收专业

    7楼

    一、接收专业除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及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均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由于我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尚未公布,具体专业信息可暂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中专学校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8楼

    六.联系方式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431-85099608。各招生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招生单位联系人办公电话电子邮箱教育学部肖建光85098033xiaojg074@.cn心理学院邵志德85099535shaozd986@.cn政法学院刘丽娜84536373liuln617@.cn经济学院宋晓巍84537691songxw624@.cn文学院孙茂东85098572sunmd108@.cn历史文化学院张泰居85099418zhangtj557@.cn外国语学院

  • 中专学校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预报名特别说明

    9楼

    五、特别说明本次报名为预报名,凡通过我校复试并同意接收为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申请者,还须按照教育部、本科所在学校和省市招办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完成选择报考志愿、缴纳报名费、接受复试确认、接受待录取确认等环节,具体网址和系统时间另行通知。

  • 中专学校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特别说明

    10楼

    五、特别说明本次报名为预报名,凡通过我校复试并同意接收为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申请者,还须按照教育部、本科所在学校和省市招办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完成选择报考志愿、缴纳报名费、接受复试确认、接受待录取确认等环节,具体网址和系统时间另行通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