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罗格斯大学)(净月校区。含金融学专业) | 综合 | 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普通类 | - | 4 |
新闻传播学类(净月校区。入学一年半后按成绩志愿分专业培养。含新闻学、广告学专业) | - | 1 | |||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肯尼绍州立大学)(净月校区。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 | 4 | |||
工商管理类(净月校区。入学一年后按成绩志愿分专业培养。含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 | 3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南伊利诺伊大学)(净月校区。含会计学专业) | - | 6 | |||
公共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罗格斯大学)(净月校区。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 - | 2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罗格斯大学)(净月校区。含物流管理专业) | - | 10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 | 1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 | 1 | |||
英语(师范) | - | 2 | |||
俄语(净月校区) | - | 1 | |||
日语(净月校区) | - | 1 | |||
商务英语(净月校区) | - | 2 | |||
化学(师范) | - | 1 | |||
地理科学(师范) | - | 1 | |||
地理信息科学 | - | 2 | |||
心理学(师范) | - | 2 | |||
软件工程(净月校区) | - | 5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罗格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89 | 51058 |
公共管理类(罗格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596 | 44427 | |||
金融学类(罗格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600 | 40324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南伊利诺伊大学) | 普通类 | 602 | 38960 | ||
计算机类(肯尼绍州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03 | 37215 | ||
软件工程 | 普通类 | 623 | 21300 | ||
俄语 | 626 | 18847 | |||
地理信息科学 | 628 | 17580 | |||
心理学(师范) | 628 | 17348 | |||
商务英语 | 629 | 17224 | |||
日语 | 631 | 15797 | |||
新闻传播学类 | 633 | 14677 | |||
工商管理类 | 634 | 14094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638 | 11743 | |||
化学(师范) | 641 | 10456 | |||
地理科学(师范) | 642 | 9777 | |||
英语(师范) | 644 | 9180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646 | 8352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 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 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 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 力,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日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日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与日语语言文学密切相关的日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
4.对中日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外交、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 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5.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6.熟练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 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日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
2.日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日本概况、日语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翻译理论等。
日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 010,日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35%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 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 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 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有地理科学基本素养,掌握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基本理论和地理信息处理分析的技能,具有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能力,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领域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的综合型专业人才。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人文地理学、遥感原理与方法、经济地理学、程序设计语言、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IS组件应用设计、遥感图像解译、GIS空间分析。就业方向是从事地理信息处理相关的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或攻读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专业研究生。
1950年我校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后,正式设置了政治教育专业。1998年,政治教育专业与1983年另行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统一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为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战线培养专任教师。该专业建立以来,已经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毕业生因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系统、人文素质优良、社会责任感强、发展潜力大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3年该专业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平均达95%以上。多人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性计划”项目立项,多人在“挑战杯”全国和省内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奖。本专业学生创办的“三农学社”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优秀社团”。
旨 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具备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优秀心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同时也为高等院校、医疗机 构、公安司法部门、营销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学应用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 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 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 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经 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跨学科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训 练,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具备良 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领域各 类工作岗位,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掌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4.熟悉我国在国际商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 动的能力;
5.掌握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 往礼仪,具备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6.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掌握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7.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
8.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
核心课程:
1.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 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口译、笔译)等;
2.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经济学、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公共演讲、商 务谈判等;
3.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等;
4.人文素养课程,包括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等。
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 20%一30%,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分别占专业课比例5%~1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商务方案策划、学 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所有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 开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 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包括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计 算机仿真模拟操作;专业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可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其他实习场所完 成;商务方案策划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按照规范策划商务活动,包括项目选择、信息调 研、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方案设计、模拟实施等环节;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等;社会 实践包括各种涉外商务活动、涉外活动志愿服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俄语语言技能、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相关部门和领域熟练运用俄语和母语从事翻译、外事、外贸、教 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俄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俄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有关历史、哲学、 政治、艺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等 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俄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 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俄语语言和文学基础知识;
2.具有熟练运用俄语进行口笔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掌握运用俄语和母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 科学研究方法;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 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 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俄语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包括基础俄语、高级俄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40%。
2.俄语专业知识核心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俄罗斯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俄语词汇学、 俄语语法学、俄语修辞学、翻译理论等。
俄语专业知识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3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学习和 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 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 展学生个性,提倡人人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其形式可包括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 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拍摄电视片等。以上环节应提倡积极建设和有效利用计算机 网络系统、多媒体资料中心和多媒体自修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 习与实践的空间。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 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等1个专业。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入学一年后按成绩志愿分专业培养)、生物技术、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物流管理)、本科预科班(英语(非公费师范)、少数民族预科班))、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本科预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入学后一年分专业培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入学两年后分专业培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物流管理)、环境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入学一年半后按成绩志愿分培养)、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南伊利诺伊大学,招有专业志愿考生,不接受调剂)、物理学(非公费师范)(师范类)、英语(非公费师范)(师范类)、商务英语、材料物理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软件工程、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俄语、公共事业管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入学两年后按成绩志愿分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非公费师范)、行政管理、广告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非公费师范)、英语(非公费师范)、动物科学、信息与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商务英语(●,☆)、教育技术学(非公费师范)(师范类)、教育学类(非公费师范)(入学一年后按成绩志愿分培养)(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师范类)、汉语言文学(非公费师范)(师范类)、社会工作、生物科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汉语言文学(非公费师范)、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软件工程、英语、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含物流管理)(中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英语(师范)、化学(师范)、工商管理类(净月校区。入学一年后按成绩志愿分专业培养。含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罗格斯大学)(净月校区。含物流管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