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南大学安徽各专业排位:
1.工科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057(需要考663分);
2.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36(需要考662分);
3.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1377(需要考659分);
4.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77(需要考659分);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1377(需要考659分);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465(需要考658分);
7.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465(需要考658分);
8.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40(需要考657分);
9.网络空间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635(需要考656分);
10.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635(需要考656分);
11.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635(需要考656分);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747(需要考655分);
13.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38(需要考654分);
14.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38(需要考654分);
15.风景园林理科普通类排位1941(需要考653分);
16.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41(需要考653分);
17.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51(需要考652分);
18.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51(需要考652分);
19.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149(需要考651分);
20.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149(需要考651分);
21.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2266(需要考650分);
22.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266(需要考650分);
23.机械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66(需要考650分);
24.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66(需要考650分);
25.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266(需要考650分);
26.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66(需要考650分);
27.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66(需要考650分);
28.测绘类(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266(需要考650分);
29.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403(需要考649分);
30.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403(需要考649分);
31.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403(需要考649分);
32.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666(需要考633分);
33.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666(需要考633分);
34.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666(需要考633分);
35.文科试验班类(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666(需要考633分)
2018年东南大学各专业安徽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安徽 | 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3 | 1057 |
| 建筑学 | 662 | 1136 |
| 城乡规划 | 659 | 1377 |
| 信息工程 | 659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 659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58 | 1465 |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 658 |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657 | 1540 |
| 网络空间安全 | 656 | 1635 |
| 软件工程 | 656 |
|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656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55 | 1747 |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654 | 1838 |
| 物理学类(含应用物理学、物理学) | 654 |
| 风景园林 | 653 | 1941 |
| 生物医学工程类(含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 | 653 |
| 经济学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 | 652 | 2051 |
| 交通运输类(含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652 |
| 工程力学 | 651 | 2149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51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50 | 2266 |
| 工程管理 | 650 |
| 机械工程 | 650 |
| 工业工程 | 650 |
| 医学检验技术 | 650 |
| 生物工程 | 650 |
| 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制药工程) | 650 |
| 测绘类(含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 | 650 |
| 环境工程 | 649 | 2403 |
| 能源动力类(含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 649 |
| 工商管理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649 |
| 英语 | 文科 | 633 | 666 |
| 日语 | 633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633 |
| 文科试验班类(郭秉文班)(含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 | 633 |
建筑类
风景园林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源于1986 年创建的风景园林专业,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办学历史较早、整体实力雄厚、社会影响较广的景观学专业之一,是一门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以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为核心,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同时辅以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实用型、复合型的景观设计的高层次人才。学生通过严谨求实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修满规定学分,毕业时可获工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设计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人才培养方案长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课程体系强调本硕贯通,拓宽培养口径,加强实践,注重创新和发展学生个性。专业教学指导思想 :“软硬结合、立足系统、面向应用”。人才培养目标 :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之成为研究与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开办“计算机科学培优班”,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奠定良好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首批加入“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也是首批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 主修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及语言、离散结构、 数据结构基础、编译原理、 操作系统、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等。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技术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1、大类学科基础课: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诊断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等。 2、专业基础和主干课 :分析化学、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等。
生物医学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
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
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生物医
学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技术研发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掌
握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一定的生理学和医学知识; 3.掌握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及处理的基本理论
和分析方法、生物医学材料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等; 4.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前沿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5.了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 6.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外文文献的检索、阅读与翻译能力,具有科技外语写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医学基础、工程生理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生物医学传感器、现
代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力学、生物医用材料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临床见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外科研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计算机技术实验、生理学实验、医学仪器实验、生物医学
传感实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从事环境方面的监测、规划和管理的能力 ;具有从事城市和工厂企业的水、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工程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程应用能力。为国家环保管理和环境监测部门、相关研究机构和设计单位以及大型专业工程公司等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修课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模拟与数字电路、自控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电厂汽轮机原理、电厂锅炉原理、热工测量及仪表、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能源经济与管理、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及CAD、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楼宇自动化、建筑技术经济学、工程估价、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化工原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核反应堆物理、核电厂系统与动力设备、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核热工控量技术与仪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