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南大学山东各专业排位:
1.工科试验班(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能源动力类、土木类、数学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类、交通运输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类、工商管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工与制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389(需要考663分);
2.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21(需要考663分);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1545(需要考662分);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659(需要考661分);
5.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810(需要考659分);
6.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32(需要考659分);
7.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需要考658分);
8.网络空间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2080(需要考657分);
9.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112(需要考657分);
10.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48(需要考656分);
11.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349(需要考655分);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376(需要考655分);
13.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445(需要考654分);
14.生物医学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03(需要考652分);
15.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744(需要考652分);
16.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742(需要考652分);
17.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709(需要考652分);
18.风景园林理科普通类排位3004(需要考651分);
19.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52(需要考651分);
20.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93(需要考651分);
21.机械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158(需要考650分);
22.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103(需要考650分);
23.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171(需要考650分);
24.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37(需要考650分);
25.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3239(需要考649分);
26.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20(需要考649分);
27.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242(需要考649分);
28.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59(需要考649分);
29.预防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270(需要考649分);
30.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736(需要考635分);
31.文科试验班类(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799(需要考634分);
32.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805(需要考634分)
2018年东南大学各专业山东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山东 | 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能源动力类、土木类、数学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类、交通运输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类、工商管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工与制药类、测控技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3 | 1389 |
建筑学 | 663 | 14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 662 | 154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61 | 1659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 659 | 1810 |
信息工程 | 659 | 1832 |
城乡规划 | 658 | 1976 |
网络空间安全 | 657 | 2080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657 | 2112 |
软件工程 | 656 | 2248 |
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 | 655 | 234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55 | 2376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654 | 2445 |
生物医学工程(学制七年本硕连读) | 652 | 2803 |
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652 | 2744 |
工程力学 | 652 | 2742 |
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物理学) | 652 | 2709 |
风景园林 | 651 | 3004 |
临床医学(含拔尖创新人才试点班) | 651 | 2852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制药工程) | 651 | 2893 |
机械工程 | 650 | 315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50 | 3103 |
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650 | 3171 |
工业工程 | 650 | 303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49 | 3239 |
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649 | 3220 |
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 649 | 3242 |
环境工程 | 649 | 3259 |
预防医学 | 649 | 3270 |
日语 | 文科 | 635 | 736 |
文科试验班类(郭秉文班,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 | 634 | 799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634 | 805 |
物理学类
物理学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工业工程类
工业工程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业工程专业由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交叉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背景,综合运用数学、管理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研究复杂系统的规划、设计、改进、创新与实施。 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机电工程基本知识和管理科学基本方法、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的工业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注重学生机械工程专业背景和工业工程基本理论训练,兼顾人文、经济和管理等学科知识,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能力训练,以实现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制造业、服务业、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机构从事系统规划设计、分析评价、运行控制、管理决策和改进创新等工作。
建筑类
城乡规划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注重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2010 年本专业再次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A 级优秀。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学生通过严谨求实、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修满规定学分,可获工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设计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信息工程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
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在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
造、管理维护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线路、计算机应用、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理论
与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信息技术领域软硬件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以
及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基础等基础理论,具有信息获取、信
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的相关专业知识;
5.掌握信息技术领域软硬件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对信息系统进
行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
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
创新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信息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初步的经济管理知识和
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了解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工程实践对于客
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9.具有职业发展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系统原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电磁场与波、微处理
器与嵌入式系统原理、信息获取与检测技术、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高等数学(170学时)或数学分析(204学时)、线性代数(51学时)、概率统计(51学
时)、离散数学(34学时)、数理方法(51学时)、大学物理(132学时)、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51
学时)、C++程序设计(51学时)、数据结构(68学时)、基本电路理论(6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
(51学时)、数字电子技术(51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85学时)、
电磁场与波(68学时)、数字系统仿真VHDL设计(51学时)、通信原理(6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
(51学时)、通信基本电路(68学时)、微波与天线(68学时)、近代信息论(34学时)、雷达原理
(34学时)、平面显示技术(34学时)、无线通信原理与移动网络(68学时)、操作系统(68学时)、
数字图像处理(51学时)。
示例二:高等数学(196学时)、数学分析选讲(30学时)、线性代数(5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
统计(46学时)、场论与复变函数(46学时)、大学物理(130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0学时)、
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0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
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0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0
学时)、随机信号分析(46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6学时)、通信原理(60学时)、通信网络基础
(4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理论(76学时)、信号检测与估值(46学时)、离散数学(46学时)、数据
结构与算法分析(54学时)、数据压缩与信源编码(46学时)、无线通信(46学时)、传感技术(30
学时)。
示例三:高等数学(192学时)、线性代数(48学时)、概率论与随机过程(46学时)、大学物理
(128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64学时)、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 64
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频电子线路(48学时)、
通信原理(48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48学时)、现代通信网(4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器
原理(64学时)、无线传感器网络(64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6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专业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主要传授学生日语语言文学、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科研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并强化第二外语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这种“日语+英语+商务”的培养模式符合时代所需,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近年来日语专业积极贯彻国家及江苏省的国际化培养战略,每年均公派出学生30余人赴日留学访问,在省内乃至全国高校屈指可数。国际化办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力,就业时优势明显。 主修课程 日本概况、日语文言语法、日语泛读、科技日语、商贸日语、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化概论、日语报刊阅读、日语概论、同声传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