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432 | 30432 | 401 | (01) | 地/物/化(3选1) | 
| - | 428 | 31179 | (02) | 不限 | 
专业简介:本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福 建工程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福建工程学院-福建中移通信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先进的三网融合实验设备和4G网络实验设备,并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与电气技术实验中心”以及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践,与众多通信相关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比例43%,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57%。本专业重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活动32项,其中获得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25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通信工程学科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技术创新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系统集成与优化、产品开发与制造、设备运行与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预期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成长为通信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等基础必修课程,金工实习、电工工艺实习、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与实践、高频电路课程设计、微机应用设计与实践、通信电子系统设计、通信应用系统设计、专业认识实习、项目课程实践、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系统集成与优化、产品开发与制造、设备运行与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先进模具技术、数字化成型技术为特色 , 培养迎合我国尤其是地方经济区域发展需求,具备先进模具智能制造、材料加工、绿色制造、互联物联技术、3D打印制造的理论及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具备产品结构的创新设计意识和能力,能在模具智能设计制造,数子化成型制造等领域从事创新设计、智能制造、创业实践、定制设计、现代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热力学、成型产品数字化创新设计、材料成型自动化、成型产品结构数值分析、模具 制造工艺学及智能化、3D设计软件应用、增材制造原理与工艺、质量工程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造业的各类企业、公司、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产品材料加工、模具设计制造、3D 打印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装备制造、品质控制、项目管理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福建工程学院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学校发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和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1907年开始举办工科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1953年后分立为福建机电学校与福建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两校随时代更迭几易其名,曾于1961年分别更名为福建机电学院和福建建筑工程学院,被誉为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2000年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与福建中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福建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福建工程学院。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增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办学120余年来,学校秉承“真、诚、勤、勇”校训精神,弘扬“大机电、大土木”传统优势,面向“大海洋”新兴领域,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20多万各级各类人才。
现有旗山、鳝溪、浦东、铜盘等校区,占地2074.8亩,校舍建筑面积70.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6327.6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26.51万册,电子图书198.34万册,全日制在校生21336人,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1475人(含外国留学生),17个学院(部),7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专任教师1260人,其中高级职称625人,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近100人,1人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1~2023年度),省级以上教学及科技创新团队19个。聘任了4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省级高原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工程学学科2022年3月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50%,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301~400,位列2021中国学科排名73名。
学校坚守“以工为主、区域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紧扣福建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业、现代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产业为重点的8大专业集群,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83门。国家级教学实践平台6个,其中“电子信息与电气技术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7项,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建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或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认证评估通过数居省内高校第二、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现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32个。2016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5项,省部级项目57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人文社科基金项目83项,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福建省科研重大(重点)专项5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和社会科学成果奖54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44项(含一等奖10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85项,多个项目入选省、市“揭榜挂帅”项目。
学校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大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近五年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创新创业、学科竞赛中共获国际级荣誉262项、国家级2110项、省级1937项,如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银奖、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等。学校实施“本科生专利提升计划”,资助学生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批专利授权85项。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305项。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获福建省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跻身“全国普通本科类高校团学创业教育工作指数100强”、入围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建设院校、入围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建设基地。在文体艺术方面,获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捧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校长杯”,原创艺术精品《光》《海那边的爱》《文脉》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中斩获殊荣;校男子篮球队参加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阳光组)曾荣获冠军、亚军,是唯一一支连续五届入围全国八强的球队。毕业生深受欢迎,近五年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2.25%。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希腊等全球近2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来西亚、捷克、波兰、泰国等高校建立深入合作,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引进海外智力、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于2012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福建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来自“一带一路”有关20余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本科或硕士研究生课程。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德国高校的“质量工程”交换项目、马来亚大学交换生项目、捷克奥斯特拉发理工大学交换生项目等国际交流项目,选派百余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
学校积极服务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与台湾多所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引进优秀台籍教师近70人。2019年获批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备案单位。
当前,学校进入全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新阶段,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攻坚“三大目标”,实施追求高质量、深化优服务、增强新动能“三大方略”,推进增强二级单位活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三大改革”,夯实思想基础、教学基础、服务基础、数字基础、治理基础“五大基础”,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早日建设成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助力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校坚持以工为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传统和特色,是全省工科专业比例最高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终合素质高,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连续八年就业率在97%以上,位居福建省高校前列。

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江苏省招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审计学、会计学等3个专业。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江苏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工程学院江苏省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

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汽车服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招英语考生)、工商管理等4个专业。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2018

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吉林省招生专业: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3个专业。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吉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工程学院吉林省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

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工程学院辽宁省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

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广告学等4个专业。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工程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

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电子商务、汉语言文学、国际商务、市场营销、金融工程、英语、物联网工程、广告学等8个专业。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工程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

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畜牧兽医(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动物药学、测绘工程、电子商务、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网络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3个专业。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工程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北京市招生专业:通信工程、车辆工程等2个专业。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工程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

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上海市招生专业:通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2个专业。2018年福建工程学院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工程学院上海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