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复试工作的实施1.所有考生(“申请—考核”制考生除外)均应参加复试,未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2.各学院在4月15日晚至18日(没有同等学力考生的学院可选择15日下午开始)期间开展复试工作。具体时间、地点由各学院自行安排,复试费(130元/生)由考生在复试前通过网银缴纳。3.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对考生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等。(1)学术水平考查复试小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

(三)复试要求1.各学院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作为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特别要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3.各学院复试小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言领域及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能力测试。复试中还应根据考生具体情况,对考生进行综合测评,判断

(一)复试分数线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数线均为:单科成绩均不低于45分,总成绩(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等3门科目成绩之和,下同)不低于180分。2.从2017年开始不再实行破格政策。3.招生学院,可根据上线生源情况及二级学科发展需要,按1:1.2及以上比例自行划定更高的复试分数线,确定复试考生名单。4.原则上不更改考生的报考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若出现考生放弃等特殊情况造成确实无合格上线生源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允许学院按照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咨询进入复试的考生是否愿意修改报考学习方式,避免招生计划的浪费。更改程序:由招生学院向研究生院打报

四、有关注意事项1.由于全国各招生单位博士生招生考试时间不一致,个别考生可能存在同时报考多个招生单位的情况,各专业应充分了解考生的动态,对已被外单位录取或自愿放弃录取的考生应认真排查、确认,以免浪费我校有限的招生指标。2.各学院须事先公布复试细则及复试名单,学院复试细则须根据学校的复试办法,对复试分数线、复试比例、复试时间、复试程序、如有增加招生名额时如何按次序递补或再增加复试人选等各项做详细的规定,并于5月11日下午16:00前报送至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明德楼804)。3.各学院须于5月21日下午16:00前将复试成绩、总成绩、复试记录表及拟录取名单(

(三)复试地点、日期地点:福建农林大学校内日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复试工作实施办法(一)复试基本分数线划定1.我校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按照国家复试分数线(A类)划定。一志愿上线生源多于招生计划的学院,可再自行划定高于国家线的分数线。我校自2017年起不再进行破格复试。2.同一专业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执行统一的复试分数线且合并复试。(二)招生计划各学院要严格按照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配计划,实际录取的人数不得突破下达的计划数且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计划不得互相调整。(三)复试时间3月21日—4月25日(含调剂生复试,具体时间安排详见各学院复试实施细则)(四)复试考生资格审查各学

三、复试工作(一)复试分数线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数线均为:单科成绩均不低于45分,总成绩(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等3门科目成绩之和,下同)不低于180分。2.今年原则上不实行破格政策。3.招生学院,可根据上线生源情况及二级学科发展需要,按1:1.2及以上比例自行划定更高的复试分数线,确定复试考生名单。4.原则上不更改考生的报考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若出现考生放弃等特殊情况造成确实无合格上线生源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允许学院按照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咨询进入复试的考生是否愿意修改报考学习方式,避免招生计划的浪费。更改程序:由招生学院向研究生院

一、复试工作原则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三、复试工作(一)复试分数线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数线均为:单科成绩均不低于45分,总成绩(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等3门科目成绩之和,下同)不低于180分。2.从2017年开始不再实行破格政策。3.招生学院,可根据上线生源情况及二级学科发展需要,按1:1.2及以上比例自行划定更高的复试分数线,确定复试考生名单。4.原则上不更改考生的报考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若出现考生放弃等特殊情况造成确实无合格上线生源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允许学院按照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咨询进入复试的考生是否愿意修改报考学习方式,避免招生计划的浪费。更改程序:由招生学院向

一、复试工作原则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