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一)考试形式1.考试方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2.试卷总分:试卷总分为120分。3.试卷题型: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5,三角函数(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
8,空间直线、平面及简单几何体(1).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图形。(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掌握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距离的概念。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掌握两个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4)了解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
(4)掌握二项式定理,会用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了解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中职对口升学单独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4,不等式(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2).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3).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2,平面向量(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1,集合.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6,数列(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一)考试目标: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考试依据与范围要求根据普通高职院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学内容,以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作为数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