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名:1、考生填写《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点击下载)后,到生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或高教处审核盖章。持已盖章的《登记表》到报考点所在省级招办领取网上报名校验码,方可进行网上报名。2、考生于2017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yz..cn,教育网址:http://yz.)浏览报考须知,按省、市招办及报考学校网报公告,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专项计划”一栏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一、培养目标培养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初试:1、2017年12月14日—25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2、初试日期:2017年12月23日—24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3、初试考试科目参见我校《2018年硕士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全日制)。全国统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其他科目考试大纲由我校编制,学校自命题。
七、学制及收费我校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全日制培养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2~4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含基础培训)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按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缴纳。我校将按照国家规定的奖励资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奖励资助,确保其完成学业。
八、就业管理1、就业。骨干计划学生毕业后,必须履行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不得违约。2、派遣。在职考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考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学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3、升学。经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在职学生还须征得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应届硕士毕业生只能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同时签订博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协议书。
(三)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补修过报考专业大学本科六门专业主干课程(需提供补修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单,并经报考院系审核认证),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不低于425分(需提供成绩单),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必须相同或相近,不得跨专业报考。4、已获硕
(四)联系方式: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北大街619号邮政编码:071003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公地点:华电一校区教四楼223联系电话:(0312)7522636传真:(0312)7522405
(五)汉族考生应具有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3年以上工作经历。
(二)在我校已公布的《2018年硕士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全日制)中,除(125200)公共管理、(125300)会计及(125600)工程管理专业领域外,均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招收专业重点向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倾斜,且招生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招生总数的50%。考生网上报名填报专业时请以本简章公布为准,否则不予准考,责任自负。
3、初试考试科目参见我校《2018年硕士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全日制)。全国统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其他科目考试大纲由我校编制,学校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