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合肥工业大学广东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9163(需要考572分);
2.机器人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073(需要考570分);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1044(需要考568分);
4.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1544(需要考567分);
5.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1544(需要考567分);
6.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021(需要考566分);
7.电子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2535(需要考565分);
8.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22535(需要考565分);
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3058(需要考564分);
10.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23058(需要考564分);
11.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3058(需要考564分);
12.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3058(需要考564分);
13.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3058(需要考564分);
14.交通运输理科普通类排位23578(需要考563分);
1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3578(需要考563分);
16.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23578(需要考563分);
17.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4076(需要考562分);
18.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4076(需要考562分);
19.材料物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4076(需要考562分);
20.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4076(需要考562分);
21.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24076(需要考562分);
2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4076(需要考562分);
23.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4603(需要考561分);
2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24603(需要考561分);
25.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4603(需要考561分);
26.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4603(需要考561分);
27.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24603(需要考561分);
28.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4603(需要考561分);
29.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30.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31.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32.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33.勘查技术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34.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35.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36.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37.交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38.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39.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4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41.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42.生物医学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43.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1882(需要考534分);
44.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2893(需要考561分);
45.思想政治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12893(需要考561分)
2018年合肥工业大学各专业广东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广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19163 |
| 机器人工程 | 570 | 20073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68 | 21044 |
| 电子信息工程 | 567 | 21544 |
| 建筑学 | 567 |
| 软件工程 | 566 | 22021 |
| 电子科学与应用 | 565 | 22535 |
| 城乡规划 | 565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64 | 23058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564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564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64 |
| 自动化 | 564 |
| 交通运输 | 563 | 23578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63 |
| 工业设计 | 563 |
| 车辆工程 | 562 | 24076 |
| 会计学 | 562 |
| 材料物理 | 562 |
| 金融工程 | 562 |
| 电子商务 | 562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62 |
| 土木工程 | 561 | 24603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61 |
| 环境工程 | 561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61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61 |
| 金属材料工程 | 561 |
| 制药工程 | 560 | 25143 |
| 药学 | 560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60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560 |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560 |
| 地理信息科学 | 560 |
| 生物工程 | 560 |
| 经济学 | 560 |
| 交通工程 | 560 |
| 水利水电工程 | 560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60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60 |
| 工业工程 | 560 |
| 生物医学工程 | 560 |
| 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 | 534 | 41882 |
| 英语 | 文科 | 561 | 12893 |
| 思想政治教育 | 561 |
电子信息类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集成电路(IC)是信息技术和产业的核心与支柱,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信息安全乃至国防安全,是体现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战略新兴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也被批准为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特设专业。本专业立足学生的求实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采取校企联合机制,旨在培养掌握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掌握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网络及软件技术及应用相关系统知识,具备从事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软硬件的研究、设计、应用和教学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专业特色与培养模式数字、模拟及混合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先进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教育部特设本科专业,专业针对性强,联合企业办学,实行导师制,基地实训和项目介入式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就业方向在电子信息、通信、家电、计算机网络、嵌入式计算等领域高科技企业中从事集成电路、集成系统与先进电子器件设计开发等相关工作,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电子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嵌入式系统相关领域和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材料类
材料物理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材料物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以及广泛的人文知识,掌握材料制备、材料结构表征和材料性能测试等各个环节的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在电子、通讯、信息、电气、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相关行业,特别是在新型功能材料(光、电、磁)及微电子、新能源等领域从事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针对材料学科发展趋势,突出物理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交叉融合。面向新材料特别是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培养具备深厚的物理基础和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新型功能材料(光、电、磁)、微电子、新能源等领域从事材料和产品的设计、研究和开发,或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金融学类
金融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金融工程专业合肥工业大学金融工程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 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金融科技与大数据”为人才培养特色。目前拥有省级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一支,专业教师中,博导2人,博士化率达100%,高级职称比例达64%,国际化率达 40%。配备国内外一流的软硬件教学科研设施,包括安徽省单体量最大的金融综合实验室以及学院自主研发金融综合实训平台。金融工程专业团队近5年来共承担各类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0项。围绕“金融科技与大数据”国际前沿热点问题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金融类科研和智库项目50多项,其中国家级10多项。同时,承担省级质量工程等各类教研项目40多项,包括1项安徽省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项目以及5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经济学院“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卓越品质”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为指引,立足于“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定位,以“金融科技与大数据”为人才培养特色,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理论基础,具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创新性解决复杂金融问题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或者在经管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具备较广阔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就业方向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设计、金融业务操作及管理工作;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投融资实务及管理工作;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工作;继续攻读经济、金融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培养目标:毕业生可从事本专业以光电信息的获取、处理、显示与应用为中心,培养学生掌握以数理知识为基础,综合光学、电子、通信、计算机、光学机械等专业基础知识与光电测试系统与仪器、光电信息处理等专业知识构建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具备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方向(光电信息方向、机器视觉方向、光电传感与测试方向、光电子器件方向)的宽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以及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光电智能测试系统与工程、光电子技术、光电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通信等产业,毕业生就业范围:(1)光电信息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如通讯、平板显示、信息处理应用、计算机应用、精密智能制造与组装等领域),从事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的研发、制造、应用、营销或管理工作;(2)光电产业基础理论研究与产业开发应用;(3)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光电信息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国家综合教改示范专业。2019年土木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较早设立了土木工程专业,最初起源于1945年的土木科。已于1997年、2020年等连续5次通过国家认证(6年有效)。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为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下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工程管理4个方向,同时设置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创新实验班(全校选拔);与英国伯明翰大学以“2+2”方式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卓越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胜任土木工程(如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智能建造等方向)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咨询和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在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主要研究型大学继续深造,具有获得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执业资质的能力,具有能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潜质,具有国际视野与从事国际工程建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能够随着行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终身学习的能力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市政、交通、铁路等部门从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工程的设计,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造价、施工、检测与监理,以及智能建造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基于系统化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为学生构筑现代土木工程师的知识结构,进行土木工程师知识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土木工程师。通过课内实践环节,以及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课外实践锻炼等环节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素质和科学精神,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元知识结构,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于1958年建立的无线电技术专业,获批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是合肥工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办学特色鲜明。本专业分为信号检测与控制、多媒体信息处理、雷达与电子对抗等三个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消费电子、通信传输、雷达与电子对抗、安防监控、智能制造等领域,培养“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胜任电子信息产品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军和骨干人才。学生毕业五年后应达到如下职业能力目标:LG1.能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相关理论和技术,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和创新开发,胜任电子信息产品和系统的方案设计工程师、硬件设计工程师、软件设计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或者项目经理等岗位工作,工作经验丰富。LG2.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坚守职业规范,坚持公众利益优先。LG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沟通、交流、合作,能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LG4.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积极学习、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就业方向从事信号检测与控制、多媒体信息处理、雷达与电子对抗等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从事无线通信、视频监控、导航与定位、物联网、智能家电、智能制造以及国防电子等行业的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生产、制造、管理等工作;可进一步深造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厚基础、强能力、尚创新”。本专业在注重数理基础、专业基础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加强电路分析设计能力、信号分析和处理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电子信息系统软硬件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