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各专业排位:
1.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1642(需要考502分);
2.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2362(需要考501分);
3.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3041(需要考500分);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63706(需要考499分);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64420(需要考498分);
6.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64420(需要考498分);
7.商务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65169(需要考497分);
8.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65169(需要考497分);
9.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65169(需要考497分);
10.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65169(需要考497分);
11.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5862(需要考496分);
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65862(需要考496分);
13.市场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65862(需要考496分);
14.广告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6609(需要考495分);
15.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66609(需要考495分);
16.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6609(需要考495分);
17.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6609(需要考495分);
18.旅游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66609(需要考495分);
19.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66609(需要考495分);
20.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6609(需要考495分);
21.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6609(需要考495分);
22.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7332(需要考494分);
23.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7332(需要考494分);
24.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67332(需要考494分);
25.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67332(需要考494分);
26.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7332(需要考494分);
27.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8033(需要考493分);
28.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8033(需要考493分);
29.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68033(需要考493分);
30.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68033(需要考493分);
31.汽车服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8033(需要考493分);
3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8823(需要考492分);
33.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8823(需要考492分);
34.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68823(需要考492分);
35.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8823(需要考492分);
36.材料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8823(需要考492分);
37.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8823(需要考492分);
38.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9585(需要考491分);
3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9585(需要考491分);
40.纺织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9585(需要考491分);
41.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9585(需要考491分);
42.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9585(需要考491分);
43.轻化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0311(需要考490分);
44.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95889(需要考456分);
45.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02526(需要考447分);
46.(商务英语)(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67092(需要考331分);
47.财务会计类(会计)(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67882(需要考329分);
48.电子商务文科普通类排位11883(需要考574分);
49.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9264(需要考552分);
50.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9609(需要考551分);
51.广告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0387(需要考549分);
52.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0387(需要考549分);
53.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0387(需要考549分);
54.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20387(需要考549分);
55.金融工程文科普通类排位20387(需要考549分);
56.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0764(需要考548分);
57.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0764(需要考548分);
58.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20764(需要考548分);
59.旅游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0764(需要考548分);
60.物流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0764(需要考548分);
61.财务会计类(会计)(中外合作办学)文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73510(需要考427分);
62.(商务英语)(中外合作办学)文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74422(需要考425分)
2018年湖南工程学院各专业湖南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湖南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2 | 61642 |
软件工程 | 501 | 62362 |
会计学 | 500 | 630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99 | 6370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98 | 64420 |
工商管理 | 498 |
商务英语 | 497 | 65169 |
人力资源管理 | 49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97 |
电子商务 | 497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96 | 6586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96 |
市场营销 | 496 |
广告学 | 495 | 66609 |
英语 | 495 |
通信工程 | 495 |
土木工程 | 495 |
旅游管理 | 495 |
物流管理 | 495 |
网络工程 | 495 |
金融工程 | 495 |
建筑学 | 494 | 67332 |
机械电子工程 | 494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94 |
自动化 | 494 |
电子信息工程 | 49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93 | 68033 |
统计学 | 49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93 |
工程管理 | 493 |
汽车服务工程 | 493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92 | 68823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9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92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92 |
材料化学 | 492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492 |
应用化学 | 491 | 6958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91 |
纺织工程 | 491 |
生物工程 | 491 |
工业工程 | 491 |
轻化工程 | 490 | 70311 |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56 | 95889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447 | 102526 |
语言类(商务英语)(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331 | 167092 |
财务会计类(会计)(中外合作办学) | 329 | 167882 |
电子商务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74 | 11883 |
经济学 | 552 | 19264 |
会计学 | 551 | 19609 |
广告学 | 549 | 20387 |
人力资源管理 | 549 |
工商管理 | 54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49 |
金融工程 | 549 |
英语 | 548 | 20764 |
商务英语 | 548 |
市场营销 | 548 |
旅游管理 | 548 |
物流管理 | 548 |
财务会计类(会计)(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27 | 73510 |
语言类(商务英语)(中外合作办学) | 425 | 74422 |
材料类
材料化学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材料化学专业是化学与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中十分活跃的专业,对于科学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是21世纪化学发展中的重要学科。本专业密切联系国民经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实际,在办学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引入新思想、新概念,将纳米材料等先进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手段、应用前景、发展趋势等前沿知识适当地引入本专业教学和毕业设计中,以培养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高级复合人才为特色,理工兼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和身体素质,系统地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并具备运用这些知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进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设计、应用和生产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
2. 掌握材料制备(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 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4. 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最新发展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具备研究与开发新材料、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5.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从事化工、医药、环保、生物医学以及与光、电、磁相关的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新材料设计、研究、开发、检测、分析和管理等方向的工作,也可以到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相应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材料科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力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艺与设备等。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化工原理课程实习、化学综合实验、材料化学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仪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仪器仪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仪器设计基础、测控电路、测控技术与系统、工业仪表网络测量总线与虚拟仪器、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等课程。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始创于1993年,面向全国招生。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和文化、二外等。毕业生能在外事、商务、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2000年以来,学院英语专业开始以培养英语本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全方位教学改革。在招生方面,实行文理兼招;在课程体系方面,以“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教学原则为指导,将英语专业与复合专业有关课程融合在一起。在基础阶段主设有关基础英语课程,辅设复合专业基础理论课;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应用英语翻译和英语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在专业方向中自主选择。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通过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理论,掌握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处理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现代电子信息系统以及电子器件的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性和适应性,成为信息技术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材料类
焊接技术与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材料科学、机械科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焊接技术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焊接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及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受到材料、机械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焊接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能够在焊接技术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规格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文献检索、情报信息、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内较宽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内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运用本专业方面的知识分析、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掌握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文献资料查询及科技写作方面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用科学技术发展的应变能力。 二)培养范围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焊接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从事焊接技术与工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及其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工艺实验研究与产品质量检验、分析与控制等。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焊接冶金学、熔焊方法与设备、焊接质量检测与控制、焊接电源及控制、焊接结构与设计、压焊方法与设备。
能源动力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为080503T,属于能源动力类专业。我院确定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培养目标 面向新能源产业,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气信息科学技术与能源科学技术领域扎实理论基础,掌握新能源发电专业知识,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能从事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业务规格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英语应用能力; 2.掌握电气、电子、自动控制、机械、空气动力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专业知识;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5.具有从事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的专业能力。 业务范围 1.风能、太阳能发电产品的技术研发、设计、制造、生产管理。 2.风电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维护。 3.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领域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空气动力学、工程力学、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机学、电气工程基础、风电机组设计制造、风电机组控制技术、光伏发电工程。 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以及电气工程领域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