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专业主要侧重于民族社会生态环境变迁、民族区域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近代中国政治与社会思想的研究,揭示某个或某些民族文化和社会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特点和规律,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反映区域社会,知识、观念和信仰变化的历程,努力结合学科的田野调查资料,形成学科自身的诠释方法和特色。
该专业主要侧重于民族社会生态环境变迁、民族区域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近代中国政治与社会思想的研究,揭示某个或某些民族文化和社会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特点和规律,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反映区域社会,知识、观念和信仰变化的历程,努力结合学科的田野调查资料,形成学科自身的诠释方法和特色。
一、复试时间:2017年3月28日——3月29日
1、学院根据教育部划定的复试资格线,结合学院考生实际情况,确定本院的一志愿复试考生名单,调剂复试考生名单以教育部调剂系统为准。
(2)专业笔试专业课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专业笔试安排表:专业科目时间地点民族学通论3月29日8:00-10:00齐鲁大楼影视人类学实验室文化人类学调3月29日18:00-20:00齐鲁大楼影视人民族学类学实验室查方法(加试)中国民族概论3月29日20:00-22:00齐鲁大楼影视人类学实验室(加试)中国史中国通史3月29日8:00-10:00齐鲁大楼影视人类学实验室
1、民族学主要包括“西南地区民族研究”和“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两个方面。“西南地区民族研究”主要运用民族学学科理论和方法,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族际关系、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宗教信仰及其功能、民族文化形态及其保护等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主要运用民族学学科理论与方法,针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如民族地区社会心理、宗教事务、民族地区社会
2、中国近现代史该专业拟在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视野下,主要侧重晚清及民国政治、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文化、重要思潮和思想人物、民族国家建构以及近现代民族关系互动等展开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注重社会中层与下层的学术关注,重视田野调查及田野资料的运用,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该专业拟在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视野下,主要侧重晚清及民国政治、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文化、重要思潮和思想人物、民族国家建构以及近现代民族关系互动等展开研
1、中国古代史该专业立足西南民族社会,面向全国,努力结合本学科的田野调查资料和文本文献资料,主要对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移民、职官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关系与土司等问题展开研究,揭示中国古代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变迁、制度结构、文化与信仰等方面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努力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范式。该专业立足西南民族社会,面向全国,努力结合本学科的田野调查资料和文本文献资料,主要对中国古代西南地区
4、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是对中国历史文献的形成与发展、整理与利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历史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尤以西南明清民族文献为研究重点,将文献学理论与史学研究以及史学史、史学思想史等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任务是为文化学术研究提供丰富而信实的资料,特别是在搜集、鉴别史料上为之建立坚实可靠的资料基础和良好的历史文献运用条件。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邮编:4160
中国史/专门史:060200吉首大学研究生中国史(专门史)人数:15。中国史专门史吉首大学全日制统考人文学院专业:15(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201)英语(一)见招生简章(715)历史学
(4)汉语史: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探索其发展变化的原因、规律,为汉语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的研究奠定基础。
3、专门史该专业主要侧重于民族社会生态环境变迁、民族区域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近代中国政治与社会思想的研究,揭示某个或某些民族文化和社会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特点和规律,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反映区域社会,知识、观念和信仰变化的历程,努力结合学科的田野调查资料,形成学科自身的诠释方法和特色。该专业主要侧重于民族社会生态环境变迁、民族区域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近代中国政治与社会思想的研究,揭示某个或某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