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波工程学院广东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2553(需要考487分);
2.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5479(需要考484分);
3.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1530(需要考478分);
4.材料物理理科普通类排位91530(需要考478分);
5.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2546(需要考477分);
6.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3626(需要考476分);
7.国际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93626(需要考476分);
8.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3626(需要考476分);
9.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3626(需要考476分);
10.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94635(需要考475分);
11.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95700(需要考474分);
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95700(需要考474分);
13.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5700(需要考474分)
2018年宁波工程学院各专业广东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广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82553 |
网络工程 | 484 | 8547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78 | 91530 |
材料物理 | 478 |
会计学 | 477 | 92546 |
建筑学 | 476 | 93626 |
国际商务 | 476 |
车辆工程 | 476 |
金融工程 | 476 |
工程管理 | 475 | 94635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74 | 9570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74 |
土木工程 | 474 |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工学 门类:机械类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本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专业所依托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分别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和宁波市重点学科。专业下属的电子技术实验中心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专业拥有宁波市智能装备与柔性制造系统科技创新团队及光电子技术校级创新团队,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20余项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同时还承担了多项各级教学改革课题和企事业单位技术攻关课题,总经费达1500多万元。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视野开阔,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集成电路、电子与光电子信息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的交叉应用能力,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胜任电子与光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工作,具备解决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其中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工程物理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半导体物理、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等;实践课程模块包括:程序设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数字系统设计、光电子课程设计、综合设计等;选修课程模块的课程主要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EDA系统设计、SOPC设计技术、光电信号检测、光电子技术、LED照明系统设计、微波工程、微电子器件与工艺等。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确定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程模块。 【学生培养】 专业注重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汽车、数学建模和物理创新等学科竞赛活动,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30余项。同时,专业实行学习导师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研发,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近年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申请2项发明专利。毕业生考研和出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数逐年增加,录取院校包括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在内的国内985、211等著名大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智慧城市与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物联网与互联网+、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开发、生产、维护、销售、管理等工作,担任相关领域的工程师、设计师等。近五年一次性平均就业率超过96%,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宁波、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
材料类
材料物理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本专业侧重于磁性材料,同时涉及纳米材料、热电材料、金属材料和非晶材料等新材料。宁波号称“磁都”,浙江省是中国磁性材料大省。本专业是为满足宁波市乃至浙江省新材料行业对磁性材料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于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和市级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而设置的一个全新而有活力的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系统的磁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磁性材料制备和处理、磁性材料组织与性能分析、磁性材料选用及失效分析等专业核心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切实服务于宁波市、甚至于浙江省磁性材料产业及其发展之需求。毕业生主要面向磁性材料等新材料领域,学生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能从事材料制备和改性、材料应用及失效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与开发工作,亦可从事材料相关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课程设置:专业所学课程总学分要求为174.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为66.5学分,专业基础课程为19.5学分,专业课程为46.5学分,独立教学实践42学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磁学基础与磁性材料、材料现代测试技术、磁性材料制备技术、磁性材料测试技术等。 人才培养模式:在“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实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专业课全部实施小班化教学,开展大学生科学研究技能训练计划,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实施导师制,建立学生开放实验室,不断改进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企业合作项目,充分接触有关企业,不断增强学生工程技术和能力。 【师资情况】 本专业专任教师11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40岁以下青年5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00%。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60%。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崔教林教授 【科研情况】 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已形成了先进功能磁性材料、热电材料技术与应用、半导体材料、量子信息等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和科研团队。近3年完成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4项、宁波市自然基金3项。近3年发表SCI收录论文近50篇,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1项。 【实验室建设情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实验室面积2000余平方米,拥有价值5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除学生一般实验课程所需的实验设备外,还配有材料物理综合测试系统、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硬软磁测试系统。所有设备在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以不同方式向学生开放。
计算机类
网络工程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本专业从2010年开始招生,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宁波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校级重点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建有沈昌祥院士工作站、宁波市网络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学术平台,拥有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网络应用开发、智能家居等多个专业实验室。 【培养目标】 本专业设有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应用开发等多个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在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专业素养、较强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开发和创新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大规模复杂网络、网络应用软件系统和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方向宽广,可在国家机关、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信息产业以及金融、邮电、交通、能源、贸易等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安全、计算机网络、网络应用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管理等工作。 【科研情况】 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同时还承担了多项各级教学改革课题和80多项企事业单位技术攻关课题。 【学生培养】 本专业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在ACM程序设计大赛、机器人竞赛、信息安全大赛、软件服务外包大赛等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0多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每年有多名毕业生考取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大学的研究生。 【主要课程】 离散结构、数据结构、通信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操作系统、网络配置与管理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安全技术、WinSock程序设计、TCP/IP协议分析、网络应用开发等课程。教育过程注重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管理学 门类:工商管理类 专业名称:会计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丁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理学 门类:数学类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知识,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物理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概论、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系统基础)、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