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波工程学院湖南各专业排位:
1.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54665(需要考512分);
2.商务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54665(需要考512分);
3.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5342(需要考511分);
4.市场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55342(需要考511分);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56013(需要考510分);
6.物流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6013(需要考510分);
7.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6691(需要考509分);
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7410(需要考508分);
9.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57410(需要考508分);
10.交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7410(需要考508分);
11.材料物理理科普通类排位71733(需要考488分);
12.安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1733(需要考488分)
2018年宁波工程学院各专业湖南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湖南 | 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2 | 54665 |
商务英语 | 51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11 | 55342 |
市场营销 | 51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10 | 56013 |
物流工程 | 51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09 | 5669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08 | 5741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08 |
交通工程 | 508 |
材料物理 | 488 | 71733 |
安全工程 | 488 |
交通运输类
交通工程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交通工程专业是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十三五”特色专业和宁波市优势特色专业,专业推进“科教产教双融合+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智能交通应用等三个专业方向上软硬兼修,培养“懂规划、精设计、善管理、会施工”,能从事交通领域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博士7名,全部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专业建设与相关学科支撑情况】 1、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宁波市重点学科 2、交通工程专业是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十三五”特色专业 和宁波市优势特色专业 3、交通工程专业通过了德国硕士学位ASIIN认证(德国工程学科专业认证机构) 4、交通工程专业拥有浙江省智慧交通与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市城市交通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长三角研究中心、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专业技术培训基地等学科平台。 【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突出“执业工程师”人才培养要求,强化“知行合一”与“科教产教双融合”的培养理念,以“准研究生”模式培养学生,大力推行“导师制小班化”教学模式,以“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一贯制”的方式实施教学,引入“创新学分”全面提高学生科研和实践应用能力。 充分依托学院下属的交通设计院,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实践机会,并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作用,与国内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合作落实第二校园教育,提高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资助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6项,校级科研立项10余项。学生在全国、省、市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奖超20余人次。 历年考研升学率名列全校第一,2016届、2017届、2018届和2019届毕业班的研究生录取率分别达到了35%、52%、43%和40%。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本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专业所依托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分别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和宁波市重点学科。专业下属的电子技术实验中心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专业拥有宁波市智能装备与柔性制造系统科技创新团队及光电子技术校级创新团队,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20余项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同时还承担了多项各级教学改革课题和企事业单位技术攻关课题,总经费达1500多万元。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视野开阔,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集成电路、电子与光电子信息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的交叉应用能力,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胜任电子与光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工作,具备解决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其中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工程物理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半导体物理、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等;实践课程模块包括:程序设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数字系统设计、光电子课程设计、综合设计等;选修课程模块的课程主要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EDA系统设计、SOPC设计技术、光电信号检测、光电子技术、LED照明系统设计、微波工程、微电子器件与工艺等。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确定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程模块。 【学生培养】 专业注重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汽车、数学建模和物理创新等学科竞赛活动,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30余项。同时,专业实行学习导师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研发,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近年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申请2项发明专利。毕业生考研和出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数逐年增加,录取院校包括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在内的国内985、211等著名大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智慧城市与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物联网与互联网+、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开发、生产、维护、销售、管理等工作,担任相关领域的工程师、设计师等。近五年一次性平均就业率超过96%,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宁波、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
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管理学 门类:工商管理类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及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工学 门类:机械类 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管理学 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专业名称:工程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4.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 6.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土木工程(或水利工程等)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宁波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本专业侧重于金属材料方向,同时涉及纳米材料、热电材料、先进磁性功能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材料产业是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金属材料、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是宁波市的优势材料产业,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新型海洋材料是宁波市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 【师资情况】 本专业专任教师16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5人;专任教师中,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一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69%,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00%。 【实验室建设情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约2000余平米。拥有包括场发射扫描电镜、共焦显微拉曼谱仪、原子力显微镜、等离子体增强气相沉积等材料专业设备共计价值3700余万元,这些设备在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以材料检测和制备技术课程、科教融合学生项目等方式向专业学生开放。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材料制备和处理、材料组织与性能分析、材料选用及失效分析等专业核心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 专业所学课程总学分要求为166.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为66.5学分,专业基础课程为17.5学分,专业课程为39学分。所修核心课程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材料力学性能及失效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实施“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合理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科技创新教育(科学研究训练、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以学生进科研团队、完成团队课题为主要手段,历时5个学期,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