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昌大学安徽各专业排位:
1.管理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1(需要考598分);
2.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1(需要考598分);
3.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1(需要考598分);
4.金融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1(需要考598分);
5.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1(需要考598分);
6.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1(需要考598分);
7.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1(需要考598分);
8.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306(需要考597分);
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4306(需要考597分);
10.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11.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12.信息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1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14.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15.广播电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16.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17.环境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18.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19.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20.国际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21.基础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22.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23.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2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25.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26.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27.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4678(需要考596分);
28.水产养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090(需要考595分);
2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090(需要考595分);
30.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090(需要考595分);
31.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29088(需要考565分);
32.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6828(需要考435分);
33.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47727(需要考434分);
34.护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48588(需要考433分);
35.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8588(需要考433分);
36.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理科普通类排位148588(需要考433分);
37.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9502(需要考432分);
38.临床医学(麻醉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9502(需要考432分);
39.金融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893(需要考607分);
40.国际商务文科普通类排位3025(需要考606分);
41.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312(需要考604分);
42.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312(需要考604分);
43.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文科普通类排位3461(需要考603分);
44.历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614(需要考602分);
45.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614(需要考602分);
46.公共关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749(需要考601分);
47.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920(需要考600分);
48.翻译文科普通类排位3920(需要考600分);
49.广播电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920(需要考600分);
50.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3920(需要考600分);
51.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3920(需要考600分);
52.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068(需要考599分);
53.教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068(需要考599分);
54.工商管理(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4230(需要考598分);
55.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51097(需要考492分);
56.护理文科普通类排位51097(需要考492分);
57.应用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51097(需要考492分);
58.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51097(需要考492分);
59.会计文科普通类排位51722(需要考491分);
60.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51722(需要考491分);
61.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51722(需要考491分);
62.广告设计与制作文科普通类排位51722(需要考491分)
  
     
  
  
    2018年南昌大学各专业安徽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安徽 | 管理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13941 | 
| 电子商务 | 598 | 
| 临床医学 | 598 | 
| 金融数学 | 598 | 
| 物联网工程 | 598 |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598 |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98 | 
| 软件工程 | 597 | 14306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97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96 | 14678 | 
| 医学检验技术 | 596 | 
| 信息安全 | 596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96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96 | 
| 广播电视学 | 596 | 
| 建筑学 | 596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596 | 
| 工程力学 | 596 |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596 | 
| 国际商务 | 596 | 
| 基础医学 | 596 | 
| 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96 | 
|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 | 596 |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 596 | 
|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596 |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96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596 | 
| 水产养殖学 | 595 | 15090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95 |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 595 | 
| 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65 | 29088 | 
| 口腔医学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35 | 146828 | 
| 医学检验技术 | 434 | 147727 | 
| 护理 | 433 | 148588 | 
| 临床医学 | 433 | 
| 临床医学(医学影像) | 433 | 
| 药学 | 432 | 149502 | 
| 临床医学(麻醉学) | 432 | 
| 金融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07 | 2893 | 
| 国际商务 | 606 | 3025 | 
| 人力资源管理 | 604 | 3312 |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 | 604 | 
| 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 | 603 | 3461 | 
| 历史学 | 602 | 3614 | 
| 行政管理 | 602 | 
| 公共关系学 | 601 | 3749 | 
| 英语 | 600 | 3920 | 
| 翻译 | 600 | 
| 广播电视学 | 600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600 | 
|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600 | 
| 哲学 | 599 | 4068 | 
| 教育学 | 599 | 
| 工商管理(中法实验班) | 598 | 423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专科批 | 492 | 51097 | 
| 护理 | 492 | 
| 应用英语 | 492 | 
| 商务英语 | 492 | 
| 会计 | 491 | 51722 | 
| 市场营销 | 491 | 
| 行政管理 | 491 |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491 | 
 
  
    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专业创设于2014年,同年招收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学生。专业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南昌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点于2001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生,而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本院公共管理硕士点的研究方向之一。本专业一直秉承“立足江西,服务基层、辐射全国”的宗旨,强调科学定位,彰显特色,通过强根基、重品质、立创新,实现“教学科研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务实追求,成为江西省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育基地。2、师资队伍本专业目前有12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达7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100%,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任教师接近40%。随着专业的快速发展,本专业正逐步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与学缘结构都较为合理的高能高效的师资队伍。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1)形成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与竞赛紧密结合,通过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职业技能竞赛(HRU)、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精创教育杯)、全国模拟谈判竞赛等国家级竞赛平台,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2)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本专业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室,实验室购置了绩效管理教学软件系统、薪酬管理教学软件系统、人力资源沙盘模拟对抗平台等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对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所、领导力研究力发展研究所等院级研究机构。(3)搭建了广泛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立了湖北省大悟县校外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湖北省保康县校外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湖北省丹江口市校外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江西省资溪县人民政府校外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等31个校外实习基地和十余家友好合作单位并开展了实践教学,建立起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4、培养方式与特色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形成了良好的学生培养模式,具有突出的人才培养特色:一是依托学科竞赛平台,将教学与竞赛紧密结合,通过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职业技能竞赛(HRU)、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精创教育杯)、全国模拟谈判竞赛等国家级竞赛平台,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重视实训基地建立,将教学与实训紧密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了“师徒制”特色的以实训促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贯彻“立德树人”之理念,首创本科人才培养创新之“四百工程”,即“百部经典”夯基础,“百佳讲谈”普常识,“百村调查”促能力,“百优双创”重运用,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本专业源于 1975 年创办的江西大学外语系,恢复高考之后,1978 开始招生, 是江西省创办最早的英语专业之一。2020年本科培养计划开设三个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日、英西。在专业建设上,始终抓牢人文 底蕴这一专业阵地,在重视文学、语言学等学术基础的培养之外,加强以课程为引领,以各种省级和国家级英语比赛为激励,通过翻译(口译和笔译)、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课程的开设,不断地促进专业基础的夯实和输出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较理想的人文底蕴内力养成并延伸至实用能力的打造。 2002年以来,在该专业的基础上,已发展形成了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共 4 个硕士学位点。2、师资队伍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本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均衡,年龄分布理想,学 术实力强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 34 人。其中,有教育部英语专业指导分委 员会委员 1 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 2 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2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0 人、在读博士 3 人、硕士学位教师 14 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 20 人;有硕士生导师 7 人、外籍教师 4 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 10 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在学术力量的发展方面,本专业教师致力于高层次的学术研究,自从 2008 年以来,获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 7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3 项、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项目 2 项,以及多个省级人文社科项目、省级教育科学课题和教改课题、多篇 CSSCI、SSCI 期刊论文及国内主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著作和译著等。本专业还打造了本地学术平台,建立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经常邀请国内外学者前来我院进行学术讲座交流活动。此外,本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一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省级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3 项。在2015年江西省普通高校英语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本专业排名全省第一;2019年,本专业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并获得南昌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支持;2019年本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教学设施完善,建有外语智慧教室、同声传译室、机辅翻译室、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室、外语图书资料室和外语教学音视频网站。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秉承“中外并蓄,德业兼修”的院训,践行“语言与文化融合,专外与二外并举,知识与实践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适应、重创新”的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厚实的专业知识且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本专业开设的双外语方向(英日方向和英西方向)旨在培养同时具有扎实的英语和第二外语(日语或西班牙语)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熟练地运用英语和第二外语在学术、外事、教育、企业、经贸、文化、科技、旅游、军事、新闻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双外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5、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本专业的学生,在保研、考研和出国深造方面,数量和质量具有明显的提升。在专业方向选择上,本专业的学生多选择申请外国文学专业进行硕士研究生学习,其次是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和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近四年来,毕业生升学率(考研、保研、留学)达到近40%,一次性就业率达95%。
 
  
    法学类
    法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以严格而科学的方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富有正义感、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适应时代发展的法律专门人才。二、专业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三、就业方向(1)从事法学研究和其他社会研究工作;(2)各级党政机关相关部门以及公安、检察、法院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3)经济、财政、工商、税务、对外贸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法律顾问及相关工作;(4)大、中专院校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工作。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本专业由江西大学计算数学发展而来,江西大学计算数学于1958年设立和招生,历年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文革后恢复招生和教学,后转变成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直至1992年南昌大学成立,后作为南昌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继续招生,1999年根据国家专业合并精神和文件改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招生与教学至今。随数学一级学科研究生硕士点批复,开始招收研究生并教学。2、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赣鄱“555”领军人才、省“百千万”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杰青等骨干教师6人。从美国和英国全职或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访学或求学经历教师9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现有独立的专业实验室,数值模拟与高性能计算实验室。4、培养方式与特色培养方式:本专业践行“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校训,围绕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以科学研究引领学科发展,以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为动力,重视基础,强化实践,以人为本,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特色:本专业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中心,以学生继续深造和及时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课程体系、单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等整体优化为重点,制定了一个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符合校情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l 专业小贴士:1、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Python程序设计、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数据结构、数值逼近、数值代数、离散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解,偏微分方程、信息论基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设计、最优化、数学建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几何、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信息安全技术、近代密码学等。专业研究方向:计算数学、信息论、人工智能。2、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或国际化交流项目?密码挑战赛,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数学竞赛以及校级、省级、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南昌大学与很多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关系,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学校组织的交流生选拔活动,通过选拔获得赴国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3、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程上,只要是涉及到计算,都可以划到计算数学的研究范围内,自然包括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各类问题的优化求解。它是研究如何用计算机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科学,它的核心是提出和研究求解各种数学问题的高效而稳定的算法。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兴起,计算数学中的很多基础工具,例如最优化计算、概率论、随机过程、动力系统等,瞬间被迁移到数据科学相关的算法中得以利用。于此同时,数据科学相关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推动了计算数学的发展。4、专业发展趋势如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世界发展主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计算数学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基础,把计算数学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有机结合,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未来发展趋势。
 
  
    公共管理类
    公共关系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开设于 2008 年,是中部地区开设最早的本科专业,也是为数不多的在 211 及以上学校开设的公关本科专业。目前全国仅有 23 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且大部分是在二本和三本院校。因此,与全国开设公共关系学本科院校的对比看,南昌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也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2、师资队伍目前,本专业已经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4名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讲师。师资结构合理,具备较好的人才梯度。本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学科背景,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其中博士17人(包括2名海外博士),博士率为68%。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近年来,南昌大学公共关系学教师团队科研获得长足进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课题3项、省级课题 28项、横向课题1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与教材8本。南昌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充分发挥集管理学、社会学与传播学于一体的学科融合优势,着眼于培养充满人文情怀且具备复合型专业知识技能的国际化传播型管理人才,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通过阅读经典、科研训练、实践实训、专业赛事四轮驱动训练学生能力成长,近5年成绩斐然:学生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7篇(含3篇CSSCI),在专业赛事中,荣获37人次国家级奖项、32人次省级奖项,特别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表现突出,多人获得学校破格推荐保研而进入985高校深造。公共关系学专业积极创造机会助力学生能力培养,开发了多个特色项目:定期与国内外大学展开本科生交流项目;本科生进驻公共关系与传播研究所科研训练;百村(社区)调查;创新创业孵化等。特别是公共关系与传播研究所,作为学科训练的重要平台,借助专业优势,围绕公众舆论、声誉管理、危机预警、传播效果调查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撰写各类舆情报告,举办公共关系学术论坛,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相关组织提供咨询服务。4、培养方式与特色(1)复合培养:本专业以公共关系学为核心,综合社会学与传播学理念,辅之管理学与市场学技术,建立起来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框架。通过建设固定的专业读书会制度、独具特色的社会调查与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实践项目,努力培养具备人文关怀、全科视野、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公共关系学专业人才,适应未来人才需求新形势。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稳中有升,毕业学生受到行业领导企业与组织的广泛欢迎。(2)赛事驱动:以未来职业演练为导向,通过公共关系学专业大赛锻炼、检验学生的实务技术能力是本专业的特色优势所在。在建立专业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一对一训练与激励基础上,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近五年来,本专业师生团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公共关系策划大赛、讲好中国故事大赛等多项全国性专业赛事中获得突破性成就与优异成绩,综合赛事获奖率在全校文科专业中处于领先位置。(3)国际合作:围绕公共关系前沿知识与问题,积极鼓励本专业师生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办学特色已成为公共关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本专业三分之一的教师具有海外知名高校长期学术访问背景,与台湾世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暑期实习项目,与香港浸会大学开展了本科生联合培养与硕士生推荐项目,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研究团队与学者开展学术讲座与训练。近年来,本专业每年都有多名毕业生赴国外知名高校留学深造。
 
  
    药学类
    药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沿革2000年 药学专业开始招生,挂靠原江西医学院基础医学部2002年 成立江西医学院药学系2005年 药理及临床药理教研室划入药学系,随学校合并更名为南昌大学药学系2012年 更名为南昌大学药学院2、学科建设南昌大学药学学科源于1984年由老一辈药理学家冯高宏教授等创建的江西省第一批药理学硕士点,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学科得到较快发展,药理学为江西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药学一级学科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2011年批准为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药学专业学位授权点,2018年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药学本科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并成立药学系,2012年升级为药学院。药学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培养方式与特色药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二)专业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药事管理学、医药商品学、临床医学概论等。(三)药学专业特点和优势本专业依托南昌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结合扎实的化学学科基础和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给药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及实践平台。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及药学自身特点,我院培养了大量知识结构完整的毕业生走进药学行业,改变了以往制药工业领域生产和研究人员单纯由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知识结构组成的传统,为药学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同时在全国拥有60多个实习基地及联合培养单位,给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机会。通过近二十年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为医药健康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