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昌大学广东各专业排位:
1.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1544(需要考567分);
2.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4603(需要考561分);
3.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4603(需要考561分);
4.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5143(需要考560分);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5725(需要考559分);
6.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5725(需要考559分);
7.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725(需要考559分);
8.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6283(需要考558分);
9.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6283(需要考558分);
10.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6283(需要考558分);
11.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6283(需要考558分);
12.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283(需要考558分);
13.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850(需要考557分);
14.信息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26850(需要考557分);
15.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850(需要考557分);
16.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6850(需要考557分);
17.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26850(需要考557分);
18.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6850(需要考557分);
19.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27453(需要考556分);
20.眼视光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1182(需要考535分);
21.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2.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3.护理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4.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7022(需要考579分);
25.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7538(需要考577分);
26.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7538(需要考577分);
27.国际商务文科普通类排位7538(需要考577分);
28.广播电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7793(需要考576分);
29.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090(需要考575分);
30.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8090(需要考575分);
31.翻译文科普通类排位8090(需要考575分);
32.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8090(需要考575分);
33.会计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4.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018年南昌大学各专业广东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广东 | 建筑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21544 |
经济学 | 561 | 24603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6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60 | 2514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59 | 25725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 | 559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 559 |
自动化 | 558 | 26283 |
生物工程 | 558 |
软件工程 | 558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558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 | 55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57 | 26850 |
信息安全 | 557 |
临床医学 | 557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57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557 |
物联网工程 | 557 |
电子商务 | 556 | 27453 |
眼视光学 | 535 | 41182 |
临床医学 | 专科批 | 0 | 0 |
口腔医学 | 0 |
护理 | 0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批 | 579 | 7022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 | 577 | 7538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577 |
国际商务 | 577 |
广播电视学 | 576 | 7793 |
新闻学 | 575 | 8090 |
行政管理 | 575 |
翻译 | 575 |
社会工作 | 575 |
会计 | 专科批 | 0 | 0 |
市场营销 | 0 |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经济学专业(下设三个方向:现代经济学方向、经济统计学和国际经济学方向)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功底,熟悉西方经济学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同时具备使用计算机分析处理经济数据的能力,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既可以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进行扩展和深造,又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部门、企业和教育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高等数据分析、金融学、财政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本专业由江西大学计算数学发展而来,江西大学计算数学于1958年设立和招生,历年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文革后恢复招生和教学,后转变成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直至1992年南昌大学成立,后作为南昌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继续招生,1999年根据国家专业合并精神和文件改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招生与教学至今。随数学一级学科研究生硕士点批复,开始招收研究生并教学。2、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赣鄱“555”领军人才、省“百千万”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杰青等骨干教师6人。从美国和英国全职或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访学或求学经历教师9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现有独立的专业实验室,数值模拟与高性能计算实验室。4、培养方式与特色培养方式:本专业践行“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校训,围绕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以科学研究引领学科发展,以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为动力,重视基础,强化实践,以人为本,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特色:本专业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中心,以学生继续深造和及时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课程体系、单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等整体优化为重点,制定了一个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符合校情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l 专业小贴士:1、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Python程序设计、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数据结构、数值逼近、数值代数、离散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解,偏微分方程、信息论基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设计、最优化、数学建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几何、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信息安全技术、近代密码学等。专业研究方向:计算数学、信息论、人工智能。2、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或国际化交流项目?密码挑战赛,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数学竞赛以及校级、省级、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南昌大学与很多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关系,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学校组织的交流生选拔活动,通过选拔获得赴国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3、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程上,只要是涉及到计算,都可以划到计算数学的研究范围内,自然包括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各类问题的优化求解。它是研究如何用计算机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科学,它的核心是提出和研究求解各种数学问题的高效而稳定的算法。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兴起,计算数学中的很多基础工具,例如最优化计算、概率论、随机过程、动力系统等,瞬间被迁移到数据科学相关的算法中得以利用。于此同时,数据科学相关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推动了计算数学的发展。4、专业发展趋势如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世界发展主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计算数学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基础,把计算数学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有机结合,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未来发展趋势。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自动化专业与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在同一个年代成立,1958年为了国家和江西工业的发展,建立了江西工学院电机系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现归属于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现有工业控制工程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自动化专业近五年每年平均招收本科生110 余人,已经累计培养本科生4000余人。目前自动化专业在校本科生 468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专业)161人,已成为江西省自动化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2、师资队伍自动化专业具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 3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0 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2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20 人。在任教师中长江学者1人、IEEE Fellow 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入选者2人和江西省青年科学家(省杰青)2人,具有出国留学经历 18 人,具有工程背景的老师有28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合作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 30项左右,江西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等省部级科技项目共 50余项。为自动化专业教学提供实验保障的国家、省部、学校平台包括: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空间位置智能感知技术工程中心(培育)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条件建设项目--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综合实验平台等国家级实践平台,江西省智能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以及南昌大学虚拟现实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智能车”和“智能制造”竞赛基地等实验实践平台。近三年来,自动化专业获得近500万元一流专业建设经费和综合改革试点经费的资助,打造了一个集教学、创新创业实践、科研训练一体的专业实验室,包括机器人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智能控制、计算机控制、过程控制、等专业实验室,为自动化专业教学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实践平台保障。4、培养方式与特色自动化专业是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获批江西省卓越工程师计划。2019年提交国家工程认证申请,已经受理。自动化专业坚持按照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专业综合改革。自动化专业重点打造专业“新工科”建设,改革课程体系,跟进时代发展需求,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两个主线,围绕机器人控制和人工智能进行人才培养,使培养的人才更接近市场需求。培养特色: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大学培养过程中。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做起,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让学生理解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在大学四年中参与各项创新创业活动,同时给出参与途径的指南。其次,在大一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通识课,通过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再次在大二时,依托“智能车”和“智能制造”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项目实践等,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重要赛事,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在专业课程教学实验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准备找工作的学生,通过卓越班计划,让学生到企业实践基地实习,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总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 “厚德修身、格物致知、改革创新、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基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办学思想,近三年南昌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教育部主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教育部自动化类教指委主办的两类大学生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学生成绩斐然,获得国家奖励60多人次,每年都被保送到985高校中读研的学生近10%。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本专业是由原江西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而来,江西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1958年设立并开始招生。1984年本专业开始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1993年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 江西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改名为南昌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至今。2、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6人,获博士学位2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赣鄱“555”领军人才、省“百千万”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杰青等骨干教师7人。从美国和英国全职或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人,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访学或求学经历教师8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本专业2003年获批江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2016年获批江西省重点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是国家“双万”计划中央赛道第一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独立的专业实验室和数学建模实验室。4、培养方式与特色:培养方式:本专业践行“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校训,围绕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以科学研究引领学科发展,以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为动力,重基础,强能力,抓创新,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坚实数学基础和良好数学素养,受到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坚定政治认同、开放创新思维、严谨科学精神、宽广国际视野的人格健全的复合型优秀人才。特色:本专业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办学经验,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中心,以学生继续深造和及时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制定了一个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符合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数学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小贴士: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专业学习研究对象是: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知识和数学软件的使用。2.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核心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Python程序设计、偏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近世代数、微分几何、拓扑学、数学建模、数学规划、回归分析、可靠性数学、运筹学、时间序列分析、数值分析、多元统计分析、随机过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等。专业研究方向有:分析,代数,几何,方程,拓扑,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3、本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或国际化交流项目?本专业目前开展或参加的学科竞赛主要有:密码挑战赛,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数学竞赛以及校级、省级、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本专业的国际化交流项目有:南昌大学与很多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关系,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学校组织的交流生选拔活动,通过选拔获得赴国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4、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人才来解决?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面广,可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创新和发展数学理论基础,也可服务于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经济、金融、证券等行业,为这些行业的发展提供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支撑。5、专业发展趋势如何?在国家重视基础科学发展以及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之际,本专业作为第一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发展前景广阔,发展趋势很好。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历史渊源南昌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本专业源自1958年建校江西大学和江西工学院首批专业。近年来通信工程专业主持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专业和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近10余项教育部和江西省本科质量工程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全省第一,部省合建高校第二,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新材料方向。◾师资队伍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与科研人员互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队伍互通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4人,实验人员8人,具有博士学位36人,占50.70%。其中,教授20人,校聘教授2人,副教授12人,高级实验师5人,具有海外一年以上经历15人。国家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1人、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5人、江西省双千5人等高层次人才。在优化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年轻教师,近年来引进多名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聘请国外著名学者、专家柔性任职。本专业组建了《低频电子线路》、《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电子线路》等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有多名教师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以及省部级教改课题。◾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依托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江西省智能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嵌入式工程中心和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实验中心,构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以企业联盟生态圈为典型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深化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了“南昌大学-美国NI图形化系统设计联合实验基地”、“南昌大学-美国Xilinx FPGA综合创新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ALTERA EDA/SOPC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TI联合创新实验室”(TI大学计划优秀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罗德&施瓦茨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中兴通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南昌大学与用友、德赛西威、鸿泰公司等10个校内联合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与中国广电总局五六一台、江西移动、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培养方式与特色电子信息工程大类专业涵盖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该大类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知识、通信系统与信号处理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应用能力,能够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子系本着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作为创新型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实施“面向需求、以学生为本、创新机制、强化实践、协同育人”的改革理念,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分段递进化”、“专业课程体系特色化”、“实践教学平台立体化”、“课程群+教学团队+教学手段+教学考评一体化”的“四位一体”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能从事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以及信息类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信息大类应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按大类招生,并于学生入学后的第五学期末进行专业分类,在校生人数一般在800-1000人之间。
电子商务类
电子商务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 南昌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创建于2000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到目前已有19届毕业生。2、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1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教授和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5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本专业的教学、实验设施齐全,建设有电子商务实验室,购买了电子商务教学仿真软件一套、大数据情报采集与分析系统一套、ERP软件系统一套、物流仿真建模系统一套、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22个。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经济学、管理学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型综合性学科。专业吸纳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和全新的商务理念与实践内容,许多课程都包含大量实践内容,实践性和创新性是电子商务学科的核心。专业特点与优势是:1) 要求理解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训练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的商务动作。2)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突出网络环境下应用各类数据分析软件辅助企业商务决策的能力。3)与行业紧密结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制定与实施电子商务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4)强调创新创业。强调新技术的应用重构企业业务流程,创新企业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