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昌大学海南各专业排位:
1.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276(需要考692分);
2.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719(需要考683分);
3.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2719(需要考683分);
4.医学影像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719(需要考683分);
5.计算机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904(需要考679分);
6.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09(需要考677分);
7.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185(需要考674分);
8.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68(需要考673分);
9.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446(需要考670分);
10.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446(需要考670分);
11.化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506(需要考669分);
12.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561(需要考668分);
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3627(需要考667分);
14.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3688(需要考666分);
15.水产养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688(需要考666分);
16.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688(需要考666分);
17.机械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748(需要考665分);
18.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748(需要考665分);
1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817(需要考664分);
20.生物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817(需要考664分);
21.护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817(需要考664分);
22.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3866(需要考663分);
23.翻译文科普通类排位627(需要考728分);
24.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51(需要考726分);
25.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694(需要考723分);
26.中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716(需要考722分);
27.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749(需要考720分);
28.广播电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749(需要考720分);
29.旅游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833(需要考715分);
30.法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845(需要考714分);
31.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897(需要考711分)
2018年南昌大学各专业海南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海南 | 工商管理类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92 | 2276 |
临床医学 | 683 | 2719 |
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83 |
医学影像学 | 普通类 | 683 |
计算机类 | 679 | 2904 |
环境工程 | 677 | 3009 |
医学检验技术 | 674 | 3185 |
软件工程 | 673 | 3268 |
药学 | 670 | 3446 |
材料类 | 670 |
化学类 | 669 | 3506 |
电子信息类 | 668 | 356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67 | 3627 |
工程管理 | 666 | 3688 |
水产养殖学 | 666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666 |
机械类 | 665 | 3748 |
土木类 | 66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664 | 3817 |
生物科学类 | 664 |
护理学 | 664 |
工业设计 | 663 | 3866 |
翻译 | 文科 | 728 | 627 |
工商管理类 | 726 | 651 |
日语 | 723 | 694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722 | 716 |
新闻学 | 720 | 749 |
广播电视学 | 720 |
旅游管理 | 715 | 833 |
法学类 | 714 | 845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711 | 897 |
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历史渊源本专业及学科的主要发展历程:1958年锻压专业招生1993年获得江西省第一个博士点“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点授予权1997年增加焊接(潘际銮院士领衔)和塑料成型模块1999年合并成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0年建立全省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先进成形与模具实验室”2008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0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获批江西省高性能精确成形重点实验2012年获批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2013年获批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江西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评价第一名2017年获批江西省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2018年获批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2018年本专业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为国家“一流学科”同时,本专业依托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是国家“十五”、“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2、 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由潘际銮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院士引领的一支教研能力突出、中青年优秀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8人(7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78%),具有国外留学经历16人(70%),二级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百千万人才5人。3、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一)教学平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南昌大学-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南昌大学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昌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省级教学团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二)科研平台:“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先进成形与模具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江西省高性能精确成形重点实验”“江西省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4、 培养方式与特色(一)培养方式:4年制本科教学,授工学学士学位,学位学分最低要求169学分,非学位学分最低要求6学分(含军事技能训练2学分、第二课堂2学分、生产劳动2学分),同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二)特色:(1)办学历史悠久,学科与专业建设基础扎实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依托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拥有潘际銮院士领衔的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职教师中省级教学名师3人,副教授以上职称86.9%,博士学位82.6%,海外访学经历65.2%,获国家基金人均1.5项。(2)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形成了较明显的产教融合区域特色优势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江铃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设“卓越计划实验班”等校企合作,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江铃集团中高层干部约50%为我院毕业校友。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宽厚的人文社科知识、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和技能,熟悉新闻宣传法规与政策,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和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级采、写、编、评、摄等的专业新闻传播人才。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广播电视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采写基础、通讯写作、融合报道、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英语新闻等。毕业和就业:胜任各类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闻报道工作,以及在党政、企事业机构和高校等单位从事内容采编制作、各类宣传、公关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新闻传播学类
广播电视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宽厚的人文社科知识、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和技能,熟悉新闻宣传法规与政策,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和行业现实发展的广播电视新闻采拍、编辑和节目主持、策划、制作等专业传播类人才。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影视文化、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摄像、电视编辑、广播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与创作、出镜报道、电视专题、广播电视主持艺术、视听语言等。毕业和就业:胜任在各类新闻媒体、文化影视机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及网络视频节目的策划、创意、拍摄制作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有着近八十年的办学历史,源于1940年成立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创办于抗日烽火之中,2007年成为江西省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2、师资队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教师队伍中,973首席科学家1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人,生物学国家教指委委员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90%,生师比约为12:1。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近5年教师承担的各类科研5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十二五”农业科技支撑项目 1 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 项,省部级科技项目 43 项,纵向总经费 1300 万元;发表论文 2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100 余篇。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带动了高水平的本科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实施全员导师制,突出“导学”作用。全体专业教师都担任本科生导师,覆盖到全体本科生,每个导师负责指导一个小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8-10名学生组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学习全过程。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还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申报创新项目,开展创新训练,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
水产类
水产养殖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水产养殖学专业是南昌大学生命学科中的优势特色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农学的交叉学科方向,也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在水产学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本专业创立于1973年,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创立的水产类本科专业,也是南昌大学最早的专业之一,由邓宗觉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办至今,在学校三代人的努力下已形成较为独特的专业优势,不仅在江西省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也处于前列,在全国近百所高校水产学科中排名大约13-14名,为全国特别在江西的相关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水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专业2013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并入选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6年江西省本科专业评估排名第一,2019年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专业;具有江西省目前唯一的水产科学类省级重点实验室。2、师资队伍现有教授4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博士导师3人,硕士导师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和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百千万人才2人,赣鄱“555”领军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等,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以上的占95%以上,67%以上为45周岁以下,学术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南昌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具有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资源,有8个专业实验室,2500多万实验仪器和设备。其中用于本科专业实验教学面积有2000 ㎡,用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科研实验室有3000 ㎡,在南昌大学生物园建有水产养殖试验专用基地。具有校内国家级南昌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江西省水产动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平台外,还与省里外20余家水产养殖企业建立卓越水产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中有4家被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人保厅、江西省信工委等省直单位联合授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称号。聘请了一批校外指导老师,涵盖了本专业培养的所有技术领域。4、培养方式与特色南昌大学水产养殖卓越班实行“小班化”和“双导师制”,进行模块化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立“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鼓励学生开展自主调研和国内外学生交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特色在于围绕鄱阳湖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产业经济发展,在大生命科学类教育背景进行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实现生命科学和水产学深度交叉融合,打造宽口径、通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四结合两应用一融合”育人机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相结合、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相结合;将南昌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和科研相关资源充分应用于本专业人才培养,将科研项目和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产教深度融合。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坚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通晓国内外工商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理论与实务,拥有优秀的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开拓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团队精神、战略规划技能和沟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多种语言和现代信息技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数字经济商业管理、科技企业创新管理、跨国企业国际管理与工业商贸综合管理”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组织胜任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型与应用型复合人才。2.培养特色(1)数字技术与数字管理相结合的数字商科人才。工商管理专业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本专业以工商企业为服务对象,以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营销、数字媒体、数字分析的专业基础及动手能力的毕业生为目标。在培养模式上以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为导向,培养学生数字商业与数字技术能力;强调数字技术与数字管理理论联系当前信息化发展实际,构建一体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字技术与数字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商业管理与工业运营能力相结合的工商融通人才。突出教学培养的多元性,在培养商业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融入工业运营等方面能力教学,培养兼具工业运营与商业管理能力的工商融通型人才。使得在人才培养中紧密结合,加强工业运营与商业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和着力提升学生的工、商业综合和实操复合能力。(3)科技创新与创业管理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应用人才。在重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导向式”方法,向学生传授产业前沿相关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科技创新及管理全过程,培育全流程管理人才,使其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质,提升学生高效能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推动培育科技创新与创业管理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应用人才。(4)国际视野与国际商贸能力相结合的跨国管理人才。在能力培养上,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国际商贸能力相结合的融合体。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理念的人才,让学生既懂中国经济,又谙熟国际经济、国际贸易规则,充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社会市场需要,成为兼具国际视野与国际商贸能力的复合型跨国管理人才。3.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导论、管理学、商法、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与金融、财务管理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创业学、公司治理、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学、工程经济学、大数据商业应用、商务数据分析、数字商业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