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昌大学辽宁各专业排位:
1.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865(需要考600分);
2.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普通类排位11865(需要考600分);
3.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1865(需要考600分);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2122(需要考599分);
5.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2915(需要考596分);
6.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915(需要考596分);
7.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200(需要考595分);
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200(需要考595分);
9.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200(需要考595分);
10.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200(需要考595分);
1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3200(需要考595分);
12.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200(需要考595分);
13.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485(需要考594分);
14.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485(需要考594分);
15.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485(需要考594分);
16.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485(需要考594分);
17.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485(需要考594分);
18.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13739(需要考593分);
19.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739(需要考593分);
20.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3739(需要考593分);
21.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739(需要考593分);
22.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739(需要考593分);
2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739(需要考593分);
24.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4904(需要考589分);
25.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理科普通类排位75005(需要考428分);
26.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6508(需要考424分);
27.护理理科普通类排位77675(需要考421分);
28.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7675(需要考421分);
29.临床医学(麻醉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7675(需要考421分);
30.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415(需要考587分);
31.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415(需要考587分);
32.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531(需要考586分);
33.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531(需要考586分);
34.翻译文科普通类排位2531(需要考586分);
35.公共关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531(需要考586分);
36.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630(需要考585分);
37.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2630(需要考585分);
38.会计文科普通类排位17996(需要考496分);
39.护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8691(需要考493分);
40.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1572(需要考480分);
41.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1572(需要考480分);
42.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23151(需要考473分)
2018年南昌大学各专业辽宁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辽宁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0 | 11865 |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600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00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99 | 12122 |
| 自动化 | 596 | 12915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 596 |
| 生物工程 | 595 | 13200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95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95 |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95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595 |
| 软件工程(青山湖校区北区) | 595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94 | 13485 |
| 环境工程 | 594 |
| 建筑学 | 594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 594 |
| 工程力学 | 594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93 | 13739 |
| 工业工程 | 593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93 |
| 临床医学 | 593 |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593 |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593 |
| 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9 | 14904 |
| 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抚州校区)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28 | 75005 |
| 口腔医学(抚州校区) | 424 | 76508 |
| 护理(抚州校区) | 421 | 77675 |
| 临床医学(抚州校区) | 421 |
| 临床医学(麻醉学)(抚州校区) | 421 |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批 | 587 | 2415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 | 587 |
| 新闻学 | 586 | 2531 |
| 行政管理 | 586 |
| 翻译 | 586 |
| 公共关系学 | 586 |
| 日语 | 585 | 2630 |
| 社会工作 | 585 |
| 会计(鄱阳湖校区) | 专科批 | 496 | 17996 |
| 护理(抚州校区) | 493 | 18691 |
| 行政管理(鄱阳湖校区) | 480 | 21572 |
| 商务英语(鄱阳湖校区) | 480 |
| 市场营销(鄱阳湖校区) | 473 | 23151 |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经济学专业(下设三个方向:现代经济学方向、经济统计学和国际经济学方向)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功底,熟悉西方经济学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同时具备使用计算机分析处理经济数据的能力,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既可以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进行扩展和深造,又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部门、企业和教育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高等数据分析、金融学、财政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环境工程专业于1986年开始招生(专科),1993年开始招生本科,1996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该专业是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和江西省“双一流”建设优势专业,2018年申请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并已受理。2020年环境工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师资队伍环境工程专任教师共38人,专业拥有教授11名,副教授16名,教师人数18人。具有博士学位30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并都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每年课题经费约600万,发表论文约50篇。环境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废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生态修复、环境材料、环境监测等方向具有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学科体系健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平台条件优越,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重点学科(江西省科技厅);同时依托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2004)、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2013)、江西省鄱阳湖绿色崛起与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5)、南昌大学环境检测中心(2018,CMA认证)和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2018)。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可用于本一级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或专业实验室12个,实验室使用面积达到2630平米,仪器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图书资料21.3万册。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本专业于1988年设立,江西省首家也是国内最早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之一,已形成本硕博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自设立以来,行政管理专业秉承“立足江西,面向全国”的宗旨,逐步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知晓”的特色专业。近年来,坚持“强根基、重品质、立创新”的理念,通过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彰显特色,构建起高品质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江西省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和深度契合社会需求的社会服务阵地,已初步奠定本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学科地位:江西省品牌专业(2004)江西省特色专业(2010)教育部学科评估成绩为B-(2017)江西省专业评估第一名(2018)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2018)国家级一流专业(2019)2、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9人(含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4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2人,南昌大学赣江特聘教授2人,赣江青年学者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博士率达78%,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9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任教师接近40%,形成了以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学术梯队完整、兼具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师资队伍。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1)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2001获批行政管理硕士点(省内第一个)、2004年获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江西省第一批、全国第二批),2005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省内第一个),2006年获批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3年自主设置“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二级博士点。历经不断薪火相传,追求卓越进步与发展,在教学科研方面已达到省内一流水准,在全国也享有一定的知晓度与美誉度。(2)高水平的科研平台。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4个校级独立建制科研机构:南昌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江西扶贫发展研究院、南昌大学第三方评估中心、南昌大学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中心;7个院级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所、领导力发展研究所、土地研究所、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研究所、贝叶斯决策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公共关系与传播研究所。(3)高品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已建设完成校级“公共管理信息化综合实验室”;院级实验教学中心(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院级虚拟仿真实验室,院级产教融合育人基地。已与中共江西省纪委、江西省扶贫办、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江西省应急救援总队以及地方各级党政部门合作建设50余个校外实践或实习基地。(4)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与国内著名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境外著名高校如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海外著名高校如美国俄勒冈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邀请境外专家授课,支持学生参加境外交流项目,使20%的学生有“第二校园”经历。4、培养方式与特色(1) 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创本科人才培养创新之“四百工程”“四百工程”,即“百部经典”、“百佳讲谈”、“百村调查”和“百生创业”。其人才培养特色在于:“百部经典”夯基础,让学生熟读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百佳讲谈”普常识,通过邀请地方政府、社区、企业等实务精英进课堂,讲述实务经验与管理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实务知识与专业认知;“百村调查”促能力,即立足于江西,面向全国,通过选择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宗族、土地等十个主题对农村展开调查,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与社会认知中提升沟通、交流、协调、组织等各方面能力;“百生创业”重运用,即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由此,形成了夯基础、普常识、促能力、重运用的多元立体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教学科研注重学科交叉,突出区域特色与复合应用人才培养注重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应用,特别是根据江西省域及区域特色,围绕行政学理论与实践、社会治理、公共财政、政府效能、公共政策与廉政建设、城市治理等专业方向,立足江西、面向中国,形成了有关江西乡村治理、精准扶贫、廉能建设、大都市区治理、省直管县改革等区域治理的特色性专业教育及研究,促进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另外,鉴于行政管理的实务性特点,极为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知行合一,在江西省内各县市建立了有50余个长期联系的科研基地、社会实践调查基地和研究联络点,通过由学校课堂向社会课堂的延伸,在实践中塑造学生的公共精神与管理能力。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2002年南昌大学设立软件工程本科专业。2008年南昌大学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入选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专业。2、师资队伍(1) 国家级人才1人、青年长江学者 1人(柔性引进)、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杰出青年1人、省青年千人1人、国家级双创导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2) 具有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占91%,企业兼职教师40余人(3) 具有海外经历教师比例达84%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2012年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8年获批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2019年获批江西省智慧城市重点实验室。4、培养方式与特色(1)本专业培养目标:道德素养目标: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知识目标: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及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系统开发、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工程能力目标:作为技术骨干具有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创新潜力、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环境下进行沟通协调、竞争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职业定位目标:毕业后5年将成长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创新潜力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科技研发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岗位人才。(2)本专业培养方式本专业实行软件学院计算机大类招生及人才培养方式。其中大一大二不分专业进行公共基础课及计算机类专业平台课程教育。从大三学年开始专业分流,选择软件工程专业或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进行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与个性选修课程学习。本专业将围绕智能技术与大数据、软件与网络安全二个行业应用方向进行专业融合,实施学科交叉的新工科软件人才培养。与政府及企业合作,建设新工科交叉领域的省部级实验室等实训和培养平台,结合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改革,支撑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3)本专业特色深厚的专业基础:拥有2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入选省级一流专业。高水平学科平台:1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国家级人才及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多元化师资队伍:国家级人才、青年长江学者、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外教及企业导师。新工科培养方案:坚持需求导向,学生为中心,强化通识教育,对标质量标准,突出实践育人。政产学深度融合:共建实训基地52个,实施政企校合作实训计划。开放国际化办学:获批校示范性国际化学院,开展常态化的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本专业由江西大学计算数学发展而来,江西大学计算数学于1958年设立和招生,历年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文革后恢复招生和教学,后转变成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直至1992年南昌大学成立,后作为南昌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继续招生,1999年根据国家专业合并精神和文件改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招生与教学至今。随数学一级学科研究生硕士点批复,开始招收研究生并教学。2、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赣鄱“555”领军人才、省“百千万”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杰青等骨干教师6人。从美国和英国全职或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访学或求学经历教师9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现有独立的专业实验室,数值模拟与高性能计算实验室。4、培养方式与特色培养方式:本专业践行“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校训,围绕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以科学研究引领学科发展,以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为动力,重视基础,强化实践,以人为本,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特色:本专业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中心,以学生继续深造和及时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课程体系、单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等整体优化为重点,制定了一个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符合校情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l 专业小贴士:1、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Python程序设计、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数据结构、数值逼近、数值代数、离散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解,偏微分方程、信息论基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设计、最优化、数学建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几何、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信息安全技术、近代密码学等。专业研究方向:计算数学、信息论、人工智能。2、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或国际化交流项目?密码挑战赛,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数学竞赛以及校级、省级、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南昌大学与很多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关系,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学校组织的交流生选拔活动,通过选拔获得赴国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3、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程上,只要是涉及到计算,都可以划到计算数学的研究范围内,自然包括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各类问题的优化求解。它是研究如何用计算机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科学,它的核心是提出和研究求解各种数学问题的高效而稳定的算法。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兴起,计算数学中的很多基础工具,例如最优化计算、概率论、随机过程、动力系统等,瞬间被迁移到数据科学相关的算法中得以利用。于此同时,数据科学相关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推动了计算数学的发展。4、专业发展趋势如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世界发展主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计算数学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基础,把计算数学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有机结合,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未来发展趋势。
仪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于2002年创办。历经学校院系调整和学科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目前隶属于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现有工业控制工程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仪器仪表工程(与机电工程学院联合招生)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近年来每年平均招收本科生60余人,已经累计培养本科生1000余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本专业建设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也为我们专业学子走向世界提供了国际统一的“通行证”。通过认证的专业将纳入《华盛顿协议》互认名单。2、师资队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具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实验员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在任教师中有IEEE Fellow 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和学术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具有出国留学经历6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近5年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11项,江西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等省部级科技项目共30余项。本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工程”,“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提供实验保障的国家、省部、学校平台包括: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空间智能感知技术工程中心(培育)、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条件建设项目--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综合实验平台等国家级实践平台,江西省智能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以及南昌大学“智能车”和“智能制造”竞赛基地等实验实践平台。本科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各种科研和创新创业活动中。4、培养方式与特色南昌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本专业建设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也为我们专业学子走向世界提供了国际统一的“通行证”。通过认证的专业将纳入《华盛顿协议》互认名单。本专业一直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成果导向,持续推进质量改进,以培养优秀卓越的国际上认可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大学培养过程中。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做起,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让学生理解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在大学四年中参与各项创新创业活动,同时给出参与途径的指南。其次,在大一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通识课,通过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再次在大二时,依托“智能车”和“智能制造”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项目实践等,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重要赛事,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在专业课程教学实验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准备找工作的学生,通过卓越班计划,让学生到企业实践基地实习,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总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厚德修身、格物致知、改革创新、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基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办学思想,近三年南昌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在教育部主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学生成绩斐然,获得国家奖励60多人次,每年都被保送到985高校中读研的学生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