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山东 | 应用心理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0 | 123023 |
地理科学(师范) | 483 | 130522 | ||||
生物技术 | 480 | 134347 | ||||
物联网工程 | 480 | 134589 | ||||
化学(师范) | 479 | 134819 | ||||
软件工程 | 479 | 135213 | ||||
金融数学 | 479 | 134662 | ||||
环境科学 | 478 | 136763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78 | 136790 | ||||
日语 | 477 | 137333 |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477 | 137456 | ||||
电子信息工程 | 477 | 137397 | ||||
网络工程 | 477 | 137182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文科 | 545 | 26978 | |||
经济学 | 540 | 30205 | ||||
英语(师范) | 539 | 30624 | ||||
法学 | 538 | 31168 | ||||
翻译 | 537 | 31490 | ||||
日语 | 537 | 31869 | ||||
金融学 | 537 | 31565 | ||||
旅游管理 | 537 | 31849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537 | 31879 | ||||
人力资源管理 | 536 | 32103 |
四年 管理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组织人事、劳动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薪酬管理、绩效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招聘与录用、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专业英语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年 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文教学论、外国文学、基础写作
四年 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发展心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 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 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 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生 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 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
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 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功能与重大生命活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 能及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与 应用。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 (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统 计与实验设计(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6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 时)等。
示例二: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24学时)、微生物生物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 课24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56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24 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分子克隆技术(32学时)、基因操作原理(56学时)等。
示例三: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64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理论 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发酵与酶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海洋生物活性物 质营养与分析(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或动物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实验、遗传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科类名称专业名称层次学制专业类别批次计划数专业备注艺术(文)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四年艺术类本科一批10 艺术(文)音乐表演本科四年艺术类本科一批20 艺术(文)美术学本科四年师范类本科一批10 艺术(文)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四年艺术类本科一批15 艺术(文)音乐学本科四年师范类本科一批10 艺术(文)舞蹈学本科四年艺术类本科一批8 艺术(理)音乐表演本科四年艺术类本科一批10 艺术(理)美术学本科四年师范
科类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层次类别招生计划数专业方向文史050301新闻学本科普通类2 文史030101法学本科普通类2 艺术(文)130201音乐表演(空中乘务)本科普通类25 艺术(文)130401美术学本科师范类10 艺术(文)130502视觉传达设计本科普通类15 艺术(文)130202音乐学本科师范类12 艺术(文)130205舞蹈学本科普通类8 理工080902软件工程本科普通类2 理工0
科类名称专业名称层次学制类别批次计划数艺术(文)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四年普通类本科第一批10艺术(文)美术学本科四年师范类本科第一批7艺术(文)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四年普通类本科第一批20艺术(文)音乐学本科四年师范类本科第一批10艺术(文)音乐表演(空中乘务)本科四年普通类本科第一批30艺术(文)舞蹈学本科四年普通类本科第一批8艺术(理)美术学本科四年师范类本科第一批3艺术(理)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四年普通
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网络与新媒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8分,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1分,应用心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2分,环境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3分,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3分,社会学文科录取分数线
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思想政治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9分,旅游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酒店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青海师范大
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网络与新媒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295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07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09分,金融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1分。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
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网络与新媒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4分,应用化学(分析检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5分,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5分,日语(英语考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
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类)(蒙古语文)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6分,社会工作(蒙古语文)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22分,历史学(师范类)(蒙古语文)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2分,金融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8分,物联网
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环境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5分,生物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网络与新媒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金融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网络工程理科录
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7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7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7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8分,金融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0分,经济学
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日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8分,日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8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2分,数学
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网络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环境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