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合
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法,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
要求:
(1)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法,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2)理解(∩、∪、UA)等符号的含义,并能用这些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方程与不等式
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性质,区间,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要求:
(1)掌握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2)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5)会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6)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7)能利用不等式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函数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分段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法,会求一些常见函数的定义域。
(2)理解函数符号f(x)的含义,会由f(x)表达式求出f(ax+b)的表达式。
(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掌握增函数、减函数、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
(4)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5)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6)会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会求二次函数的值。
(7)能灵活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有关问题。
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的概念,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指数函数的概念,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对数的概念,对数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要求:
(1)理解有理指数的概念,会进行有理指数幂的计算。
(2)了解对数的概念,理解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3)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图象和性质。
(4)能运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有关问题。
5.数列
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中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要求:
(1)理解数列概念和数列通项公式。
(2)掌握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掌握等比数列和等比中项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平面向量
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直角坐标的概念,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中点公式、距离公式。
向量夹角的定义,向量的内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要求:
(1)理解向量的概念,会正确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
(2)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及其与点坐标之间的关系,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3)掌握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4)掌握中点公式、距离公式。
(5)掌握向量夹角的定义,向量内积的定义、性质及其运算。掌握向量内积的直角坐标运算。
(6)能利用向量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7.逻辑用语
命题、量词、逻辑联结词、充分必要条件。
要求:
(1)了解命题的有关概念。
(2)了解量词的有关概念,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会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3)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4)理解符号"、$、∧、∨的含义。
8.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
组合的概念,组合数公式及性质。
二项式定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要求:
(1)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及分步计数原理,会用这两个原理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2)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会用排列数公式计算简单的排列问题。
(3)理解组合和组合数的意义及组合数的性质,会用组合数公式计算简单的组合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理解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平面解析几何
直线斜率、截距的概念,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一般式。
两条直线垂直与平行的条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要求:
(1)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两点式和一般式方程。
(2)会求两曲线的交点坐标。
(3)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4)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以及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5)掌握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概念、标准方程和性质,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2.立体几何
多面体、旋转体和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概念。
柱体、锥体、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平面的表示法,平面的基本性质。
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两种位置(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
要求: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15、金尚客房(距校1.8公里)88元/标间(无早餐)地址:望留汇金街北首路东电话:
(三)三角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二项式定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要求:(1)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及分步计数原理,会用这两个原理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2)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会用排列数公式计算简单的排列问题。(3)理解组合和组合数的意义及组合数的性质,会用组合数公式计算简单的组合问题。(4)掌握二项式定理,理解二项式系数的性质。1.平面解析几何直线斜率、截距的概念,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一般式。两条直线
考试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职院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考试应具有一定的性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一)试题内容比例(以作文形式呈现),重点考查以下能力1.语言表达约15%2.思维能力约25%3.写作能力约60%
3、潍坊速8酒店火车站店(距校10公里)138元/标间(含双早)地址:火车站对面,健康街和平路南100米路西电话:0536-
5、银座佳驿酒店潍坊火车站店(距校10公里)125元/标间(含双早)地址:健康西街135号(火车站北)距火车站直线距离约500米电话:0536-
7.逻辑用语命题、量词、逻辑联结词、充分必要条件。要求:(1)了解命题的有关概念。(2)了解量词的有关概念,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会用相应的符号表示。(3)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4)理解符号、$、∧、∨的含义。
8、潍坊蓝盾宾馆(距校10公里)88元/标间(含双早)地址:青年路与健康街交叉口往南100米路东,距火车站直线距离约600米电话:0536-、
(一)代数1.集合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法,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要求:(1)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法,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2)理解(∩、∪、UA)等符号的含义,并能用这些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方程与不等式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性质,区间,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