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高等数学》考试大纲考试说明1.参考教材:《高等数学》第五版(上、下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试卷结构及比例题型比例:填空题与选择题约40%解答题(包括证明)约60%内容比例:函数、极限、连续 约20% 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学 约35%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 约15%常微分方程 约15%幂级数约15%考试内容第一单元函数、极限、连续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
《管理学》入学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本课程考试范围为管理学基础知识,主要测试考生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项管理职能、管理方法等掌握的程度;测试考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现代管理学理念和知识的能力;考察测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考核学生对管理实践热点及管理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1、参考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管理学》(第11版),[
《控制理论基础》入学考试大纲考试说明1.参考教材(1)杨叔子、杨克冲等,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五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2)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00年(3)刘明俊,自动控制原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2.题型及分数比例(1)填空题:15~20%(2)判断题:15~20%(3)计算题:60~70%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反馈控制原理
《西方经济学与管理学》入学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本课程采用闭卷的形式。西方经济学考试范围为经济学基础知识,主要测试考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等掌握的程度;测试考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和知识的能力;考察测试学生发现经济问题、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并考核学生对经济实践热点及经济学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要求考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
925水产动物疾病学考试说明本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水产动物疾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基础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物学,病理学以及水产动物疾病学的基本的知识。一,参考教材《水产动物病害学》战文斌,杨先乐,汪开毓主编,农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水产动物疾病学》黄琪琰主编,上海科技情报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二,考试内容1,水产动物病原生物学:水产动物细菌与病毒的主要结构,特点
《西方经济学》入学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本课程采用闭卷的形式。本课程考试范围为经济学基础知识,主要测试考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等掌握的程度;测试考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和知识的能力;考察测试学生发现经济问题、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并考核学生对经济实践热点及经济学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要求考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基本研究方法
2.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4%)(1)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四个热力学函数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了解符号ΔrHmθ、ΔfHmθ、Δrmθ、mθ、ΔrGmθ、ΔfGmθ的含义。(2)掌握ΔrHmθ、Δrmθ、ΔrGmθ的有关计算。(3)掌握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断方法。
第八章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掌握复合换热的分析与计算、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以及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能应用平均温差法及效能﹣传热单元数法进行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计算;了解传热过程的热阻分析法、传热过程强化与削弱的原则和措施。
6.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测定法(12%)(1)掌握溶度积概念,熟悉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2)掌握溶度积原理,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及有关溶解度的计算。(3)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及法扬斯法的基本原理、指示剂及应用条件。
5.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20%)(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2)掌握弱酸碱的解离平衡。熟练掌握各种酸碱体系的酸度计算简式。(3)掌握影响酸碱平衡移动的主要因素。掌握介质酸度对弱酸碱存在型体的分布影响。(4)掌握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酸度的近似计算及配制方法。(5)掌握酸碱滴定原理、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6)掌握一元强(弱)酸碱的滴定曲线计算(滴定突跃、化学计量点、指示剂的选择)。掌握多元弱酸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的计算和指示剂的选择。(7)了解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掌握弱酸碱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以及多元酸碱能被准确滴定及分步滴定的条件。
2.试卷结构及比例(1)题型比例名词解释题20%;简答题40%;论述题40%(2)内容比例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构成(15%)、政策研究的资料搜集与分析方法(10%)、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5%)、公共政策的研究路径(10%)、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10%)、公共政策制定(20%)、公共政策执行(20%)、公共政策评估(5%)
二、考试内容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1、什么是公共政策学2、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和发展3、研究对象与概念体系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构成1、公共政策的本质和特征2、公共政策的构成与功能政策研究的资料搜集与分析方法1、一手资料的搜集与分析2、二手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1、模型及其认识论意义2、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公共政策的研究路径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和矛盾分析方法2、公共政策的历史-比较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的历史-比较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的经济-社会分析方法5、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1、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属性与分类
一、考试说明1.参考教材《公共政策学》,宁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2.试卷结构及比例(1)题型比例名词解释题20%;简答题40%;论述题40%(2)内容比例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构成(15%)、政策研究的资料搜集与分析方法(10%)、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5%)、公共政策的研究路径(10%)、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10%)、公共政策制定(20%)、公共政策执行(20%)、公共政策评估(5%)
1.参考教材《公共政策学》,宁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1)题型比例名词解释题20%;简答题40%;论述题40%
(2)内容比例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构成(15%)、政策研究的资料搜集与分析方法(10%)、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5%)、公共政策的研究路径(10%)、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10%)、公共政策制定(20%)、公共政策执行(20%)、公共政策评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