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重点:压力角、传动角、极位夹角、死点位置等概念,了解死点位置在机械中的应用;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扩展对连杆机构的认识。
试卷结构:总分100分,本考试由四个部分组成:选择题占40%,判断题占20%,计算题20%、综合分析题20%.
考试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基础主要考核学生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学生掌握设计机械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装置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传动零件的实验方法,具有确定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典型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五)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的特点、类型;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齿廓:渐开线的形成及其性质;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啮合;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机构。重点: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其尺寸计算;斜齿圆柱齿轮端面与法面参数的关系。
(九)联接螺纹联接类型、预紧和防松;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轴毂联接:键联接类型及特点、键联接类型选择和平键的强度验算。重点: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应用,预紧与防松);熟练掌握螺栓联接的结构设计、受力分析、失效形式、设计准则。
(一)概论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准则及一般设计步骤。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及其选用原则。
(七)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齿轮传动的精度;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强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齿轮的结构、齿轮传动的润滑。重点: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掌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的特点;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
(四)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的轮廓设计;滚子半径的选择、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凸轮基圆半径的选择。重点:图解法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压力角、基圆半径对凸轮机构受力及尺寸的影响,滚子半径与理论廓线小曲率半径的关系。
(十)轴轴的功用和类型、轴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步骤、轴的材料;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重点:轴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轴的强度计算。(十一)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代号及选用;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滚动轴承的配合、装拆、润滑及密封。重点:掌握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代号;掌握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十二)联轴器(简介)联轴器、离合器的主要类型、结构、工作原理、特点
(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机构自由度的概念及计算、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计算机构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重点: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三)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重点:压力角、传动角、极位夹角、死点位置等概念,了解死点位置在机械中的应用;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扩展对连杆机构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