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浙江 | 计算机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2 | 10056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640 | 10668 | ||||
| 计算机类(信息网络安全) | 639 | 11269 | ||||
| 软件工程 | 639 | 11420 | ||||
| 电子信息类(通信) | 638 | 11682 | ||||
| 电子信息类(电子工程) | 637 | 12250 | ||||
| 电子信息类(物理与光电工程) | 637 | 12357 | ||||
| 电子信息类(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 637 | 12277 | ||||
| 电子信息类(空间电子信息) | 636 | 12640 | ||||
| 自动化类 | 636 | 12852 | ||||
| 机械类 | 635 | 13386 | ||||
| 数学类(应用数学与统计) | 634 | 13706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633 | 14444 | ||||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633 | 14565 | ||||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技术) | 633 | 14409 | ||||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632 | 14952 |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29 | 16749 |
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质量工程建设的首批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获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是我校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7个专业之一,本专业软件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而且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管理能力、创新和创业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其成为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层次、工程型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专门人才,为振兴民族软件产业、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而服务。
采用“面向需求、突出特色、强调工程、分流培养”的模式,针对软件工程研究和应用领域,以及学生的个人志向和定位不同,本专业的培养类型分为专业学术型(攻读学术型硕士或直博)、工程实践型(攻读专业学位硕士)和就业创业型。
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由主干必修课程、主干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组成,其中主干必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概论、编译原理、Java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基础实训、程序设计综合实训。主干限选课程依据不同的方向开设,每个方向由六门限选课和一门分方向的工程设计构成。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每年为98%以上,就业质量高。就业去向集中在西安高新区和京津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西部地区就业人数逐年增长。一批优秀毕业生跻身于微软、IBM、腾讯、百度、华为、阿里集团等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及国有大型企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是基于电子科学、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发展起来的宽口径专业。该专业以自动控制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各种自动化装置和系统实施检测与控制。该专业是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结合、机械与电子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集控制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自动化领域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培养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集成、测试、应用、管理、维护与技术支持工作的优秀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系统仿真、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工程力学、过程控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现场总线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机械设计基础、MATLAB语言、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离散数学、计算方法、数字图像处理、模糊理论与模糊控制、微机信息管理及多媒体技术、检测与估值、智能控制概论、最优控制理论导论、最优化方法、嵌入式计算机导论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近年来每年保送和考取研究生的人数达到应届毕业生的35%―42%。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分布于全国各个城市的跨国公司、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等,尤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受到广泛好评。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是为了适应信息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把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计算机、通信与电子信息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特点。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同时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教学科研基地有电工电子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教育部回国人员实验室和教育部“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重点实验室,以及“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创新团队等一系列国内首批、国际领先的科研平台。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理论、电子信息系统、计算机与互联网络、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与信息系统、智能信息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各类大型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系统、仪器设备等智能化的研究、设计、开发及应用的高层次、创造性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通信电路、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概论、算法设计与分析、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图像理解与计算机视觉、智能传感技术、移动通信与智能技术、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网络信息检索、智能系统平台专业实验等课程及30多门选修课程。
毕业去向:
本专业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8%以上,就业单位包括华为、中兴、联想、美的、海信、康佳、步步高、科大讯飞、三星等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企业,以及中电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船重工集团等科研院所。累计考研和出国率达到85%以上,多名优秀毕业生被推荐保送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国内知名院校和研究所。超过20%的毕业生留学于美国杜克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英国莱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利物浦大学、法国高等电力学院、德国汉诺威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瑞士提契诺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海外著名大学。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就职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联想、华为、中兴,三星大数据研究院,以及中电14所、20所、38所、54所、中航503所、504所、631所、771所、中国兵器206所、209所、212所等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研发岗位。该专业已培养全国百优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和提名1人,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8人。专业建设成果获得了2011年度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科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电路与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等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是将生物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与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物理等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新兴朝阳学科,从工程特别是电子信息工程的角度揭示生物医学领域的新知识、研发新系统,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突出特色是,密切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IT领域的技术积淀,通过招收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复合人才实验班,打造既精通电子信息技术又精通生物医学工程的跨学科高端复合人才。
录取进入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复合人才实验班的优秀考生,除了需要学习医学仪器、医学成像技术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外,还需要重点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射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高级编程、软件技术基础、随机信号处理等电子信息工程类核心课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本专业目前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师26人,其中全职教授6人,兼职、讲座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7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1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1人。多数教师有在国外名校留学深造或访问交流的经历,研究领域涵盖生物医学成像、生物特征识别与加密、网络信息安全、神经工程与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特色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两学科领域基础知识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熟悉生物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学临床的主要需求,掌握生命科学、计算机和电子信息领域的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特别强调新型医学仪器研发中的系统设计、硬件实现、软件编程能力;拥有国际视野和包容心态,注重沟通交流与团队合作,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
电子信息类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C++高级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随机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
生物医学类课程: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普通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生物统计学、生理学基础和神经科学基础等。
生物医学工程类课程:医学仪器、医学成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磁共振成像理论与实验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就业,能够在医疗仪器、电子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生物和制药等领域从事科研、开发、管理等工作,并可攻读本专业或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中有6%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去向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美)、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德)等世界名校;有40%的学生选择上研,其中一半为推免生,分别被本校、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录取,研究方向涵盖生物医学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其它毕业生全部顺利就业,就业单位包括上海联影、深圳理邦等医疗器械公司,以及华为、阿里巴巴等信息技术企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层次 | 计划数 |
|---|---|---|---|---|---|
| 2020 | 浙江 | 综合改革 | 普通类 | 本科 | 181 |
|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专业 | 层次 | 计划数 |
|---|---|---|---|---|---|---|
| 2020 | 浙江 | 综合改革 | 普通类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93 |
| 2020 | 浙江 | 综合改革 | 普通类 | 计算机类 | 本科 | 49 |
| 2020 | 浙江 | 综合改革 | 普通类 | 自动化类 (智能制造及智能测控) | 本科 | 25 |
| 2020 | 浙江 | 综合改革 | 普通类 | 数学类 | 本科 | 1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哲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0分,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2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2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临床药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4分,口腔医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4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工商管理、工业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5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工业工程、金融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工程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

3.电子版材料提交:请将申请材料(1-6的顺序)电子版用“本科在读学校+报名专业+姓名”命名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各学院邮箱@。邮件标题格式:“2018暑期夏令营报名”+【报名专业】+姓名+“本科在读高校”。

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数学类(数学、统计与信息、计算机科学深度融合培养)(南校区。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专业)、计算机类(南校区。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7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3分,机械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应用数学统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材料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1分,材料类(材料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1分,机械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2分,数学类(应用数学统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4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0分,自动化类(智能制造)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1分,电子信息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3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学类(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7分,自动化类(智能制造)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8分,电子信息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0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3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9分,中国语言文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2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3分,生物医学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3分,材料类(材料科学与技术)综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