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618 | 9354 | 499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94 | 19097 | |||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605 | 4254 | 547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通信)(通信工程。英国赫瑞瓦特大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5 |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法国南特大学综合理工学院) | - | 15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 | 7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1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英才班) | - | 5 | |||
| 应用化学 | - | 4 | |||
| 空间科学与技术 | - | 5 | |||
| 生物技术 | - | 4 | |||
| 统计学 | - | 3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4 | |||
| 工业设计 | - | 4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 6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4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4 | |||
| 电子信息工程 | - | 20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 7 | |||
| 通信工程 | - | 20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 8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 5 | |||
| 信息工程 | - | 4 | |||
| 电子封装技术 | - | 4 |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 | 10 | |||
| 电波传播与天线 | - | 4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 4 | |||
| 自动化 | - | 6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18 | |||
| 软件工程 | - | 20 | |||
| 网络工程 | - | 5 | |||
| 信息安全 | - | 5 | |||
| 物联网工程 | - | 4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 | 10 | |||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 | 3 | |||
| 网络空间安全 | - | 5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 | 3 |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 | 3 | |||
| 信息对抗技术 | - | 8 | |||
| 生物医学工程 | - | 4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8 |
| 哲学 | - | 5 | |||
| 汉语言文学 | - | 4 | |||
| 英语 | - | 5 | |||
| 日语 | - | 4 | |||
| 翻译 | - | 5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电子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19097 |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通信) | 598 | 17190 | |||
| 哲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4254 |
| 翻译 | 606 | 4073 | |||
| 英语 | 606 | 4073 | |||
| 汉语言文学 | 606 | 4073 | |||
| 日语 | 606 | 4073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608 | 3752 | |||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8 | 9354 |
| 工业设计 | 618 | 9354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619 | 9037 | |||
| 电子封装技术 | 619 | 9037 | |||
| 空间科学与技术 | 619 | 9037 | |||
| 生物技术 | 619 | 9037 | |||
| 生物医学工程 | 619 | 9037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19 | 9037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19 | 9037 | |||
| 电波传播与天线 | 619 | 9037 |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619 | 9037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619 | 9037 | |||
| 软件工程 | 620 | 8748 | |||
| 自动化 | 620 | 8748 |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20 | 8748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20 | 8748 | |||
| 信息对抗技术 | 620 | 8748 | |||
| 统计学 | 620 | 8748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20 | 8748 | |||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620 | 8748 | |||
| 网络空间安全 | 621 | 8451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21 | 8451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621 | 8451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英才班) | 621 | 8451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21 | 8451 | |||
| 网络工程 | 622 | 8141 | |||
| 物联网工程 | 622 | 8141 | |||
| 电子信息工程 | 623 | 7828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623 | 7828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24 | 7555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624 | 7555 | |||
| 信息工程 | 624 | 7555 | |||
| 通信工程 | 626 | 6996 | |||
| 信息安全 | 626 | 6996 |
本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本专业是光学、信息处理与电子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基本应用技术,专业方向为光电子信息及其工程技术应用等方向。
培养目标: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修养水平、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基本设计方法和国际前沿技术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素质和国际化视野,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场论与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导论与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量子力学、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傅立叶光学与光信息处理、光传输与光纤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显示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等。
特色课程:物理光学、应用光学、量子力学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较广,具有厚基础、重实践、精术业的特色,既可在科研、生产单位和高校从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电子类其它专业的相应工作。本专业毕业生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在光学工程、光学、物理电子学等硕士点或博士点进行深造。每年保送免试硕士研究生超过15%,考取硕士研究生50%以上。专业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达到98%。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始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我国最早的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交叉与边缘学科专业,2014年被遴选为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教学团队。现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博士、硕士点;拥有“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专业曾培养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教授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另外,本专业培养的3名博士分别荣获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称号和2004年、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培养目标:
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机械领域创新型人才,能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中的设计制造、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工作的机电一体化复合型高级人才。
通过3-5年实际工作的锻炼,期望达到如下目标:
① 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水准和敬业精神,有意愿和能力服务国家和社会;
② 能够独立承担复杂机电产品和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测试等工作;
③ 具有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成为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
④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作为初级领导或者重要成员有效地发挥作用;
⑤ 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途径更新其核心知识和能力,部分毕业生通过研究生教育能够开展横跨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计算机图形学基础及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现代电子装联工艺学、电子设备热控制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多数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南京、广州等地区,就业行业主要有机械、雷达、通信、航空航天、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就业单位主要面向国防军工行业骨干科研院所以及各类IT 企业,主要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近年来保送和考取研究生的人数约占应届毕业生的35%―42%。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本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支柱,属于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学习电子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专业方向为光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和红外技术等方向。
培养目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修养水平、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有用之才。
主要课程:
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电子材料、固态电子器件、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技术、红外技术、红外物理、电介质物理、物理化学、纳米电子学、电子元器件等。特色课程:光电子技术、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固体物理、固态电子器件、半导体物理、电子材料、纳米电子学、量子力学等,以上特色课程同时也为陕西省或校级精品课程。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既可在科研、生产单位和高校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电子类其它专业的相应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在光学工程、光学、物理电子学、无线电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硕士点或博士点进行深造。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9%,每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超过15%,考取硕士研究生50%以上。
本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拥有“通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部级重点实验室,具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信息现场检测、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与开发、测控系统工程设计、物联网及网络化测试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智能化处理、机电一体化测控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射频电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与信号调理、光信息检测与处理、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现代测试技术概论、自动测试技术、综合测试与故障诊断、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兼容、微波电子技术、微波无源电路设计、频率合成技术、计量与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程序设计、自动化仪表与系统、虚拟仪器设计、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仪器中的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技术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十分重视对科技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生科技竞赛和科技实践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近年来每年保送和考取研究生的人数达到应届毕业生的35%―42%。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学生能够在高等院校、厂矿、企业、研究单位、设计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系统构建、标准计量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以电工理论、电力电子学、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理论为主,兼具强电系统分析及弱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一门工程类学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专业基本技能扎实,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工程组织和领导能力、工程创新意识以及国际竞争力。立志献身于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电气领域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在运动控制、高性能功率变换、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电子等专业领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兼具强电系统分析及弱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既可在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研究院/研究所从事研究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亦可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民用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应用研究和系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现代驱动技术、供配电实用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电器控制及PLC应用、自动控制理论(I)(II)、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实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模糊控制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导论、检测与过程控制技术、信号与系统、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射频电路基础、检测与传感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导论、Matlab与系统仿真、微机信息管理及多媒体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性强。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就业,可从事运动控制系统研究设计、功率变换装置设计制造、电磁装置分析设计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工作,也可从事系统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电气技术工作。本专业近年来每年出国深造、保送和考取国内高水平大学研究生的人数达到应届毕业生的35%―42%。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主要就业于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研究院/研究所、电子通信领域有实力的大中公司、电力系统各个部门、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电力生产单位、电气工程研究开发公司和研究院,大型制造业等企业、公司或研究单位。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空间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自动化、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设计、英语、自动化、信息安全、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工商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市场营销、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旅游管理、信息工程、朝鲜语、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械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功能材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工商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年预收4950元,三四年级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工商管理、工业工

2018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河南省招生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网络与新媒体、财务管理、工程造价、工程造价、财务管理、会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与策划、金融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13个专业。2018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

2018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河南省招生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会计学、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经济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汉语言文学、安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

2018年西安科技大学河南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英语、测绘工程(卓越)、地质工程(卓越)、机械类、化学工程与工艺、物联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卓越)、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

2018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南省招生专业:冶金工程、应用化学、风景园林、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工程管理。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土木工程(卓越计划)、土木类(中外合作办学)(土木工程。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南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翻译、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英语、统计学、生物医学工程、电波传播与天线、自动化、汉语言文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