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3 |
空间科学与技术 | - | 3 | |||
空间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3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3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4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4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3 | |||
电子信息工程 | - | 7 | |||
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7 | |||
通信工程 | - | 8 | |||
通信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8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 3 | |||
信息工程 | - | 4 | |||
信息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4 | |||
电子封装技术 | - | 3 | |||
电子封装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3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 | 3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 4 | |||
自动化 | - | 3 | |||
自动化(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3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6 | |||
软件工程 | - | 6 | |||
信息安全 | - | 3 | |||
信息安全(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3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 | 3 | |||
智能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3 | |||
网络空间安全 | - | 3 | |||
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3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 | 3 | |||
信息对抗技术 | - | 4 | |||
信息对抗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 | 4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9 | 3820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工商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19 | 3820 | |||
空间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0 | 3700 | |||
电子封装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0 | 3700 | |||
自动化(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0 | 3700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0 | 3700 | |||
信息对抗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1 | 360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1 | 360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1 | 3602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2 | 3489 | |||
软件工程 | 623 | 3409 | |||
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3 | 3409 | |||
信息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4 | 3310 | |||
信息安全(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4 | 331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5 | 3236 | |||
通信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7 | 3030 | |||
智能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8 | 2948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8 | 2948 | |||
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29 | 2868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 | 632 | 2611 |
本专业是密切结合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外语水平良好,听、说、读、写能力强,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良好的学科前沿知识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空间科学与航天领域。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具备空间信息科学,现代通信理论,空间环境及探测,空间应用与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能够在航天工程、空间环境、空间探测、空间应用和空间资源开发以及其它相邻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天线、射频电路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微处理器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航天测控技术、航天传感器技术、工程有限元计算、量子力学、卫星工程、嵌入式信号处理实验、航天电子技术基础、空间物理基础、空间探测技术、导航原理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报考空间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也可在电子通信、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行业的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从事研究性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信息技术学科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于2003年新设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我校基于首批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内首批建立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目前本专业为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第二类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基础上,历经13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形成师资梯队合理,办学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教学、科研环境优越,基础坚实,师资力量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教学和科研中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集成电路及各类集成电子系统设计人才培养为目标,重基础,宽口径,强素质,注重个性发展,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外语基础良好,熟悉电子线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电子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工具,能在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具有开拓创新意识与潜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与工程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学科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射频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专业特色课:半导体物理导论、双极型器件物理、场效应器件物理、硬件描述语言、集成电路EDA技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可靠性、嵌入式系统与SoC设计、射频识别技术理论与实践、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技术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就业领域宽,既可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工作,也可从事其它电子信息科学基础领域或新型交叉学科的工作。近年来有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考取(或保送)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达100%,就业单位涵盖了我国各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领域骨干企业。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以电工理论、电力电子学、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理论为主,兼具强电系统分析及弱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一门工程类学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专业基本技能扎实,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工程组织和领导能力、工程创新意识以及国际竞争力。立志献身于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电气领域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在运动控制、高性能功率变换、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电子等专业领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兼具强电系统分析及弱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既可在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研究院/研究所从事研究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亦可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民用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应用研究和系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现代驱动技术、供配电实用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电器控制及PLC应用、自动控制理论(I)(II)、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实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模糊控制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导论、检测与过程控制技术、信号与系统、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射频电路基础、检测与传感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导论、Matlab与系统仿真、微机信息管理及多媒体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性强。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就业,可从事运动控制系统研究设计、功率变换装置设计制造、电磁装置分析设计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工作,也可从事系统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电气技术工作。本专业近年来每年出国深造、保送和考取国内高水平大学研究生的人数达到应届毕业生的35%―42%。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主要就业于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研究院/研究所、电子通信领域有实力的大中公司、电力系统各个部门、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电力生产单位、电气工程研究开发公司和研究院,大型制造业等企业、公司或研究单位。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2009年国家首批电子封装技术本科专业,同时是全国唯一的电子封装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封装技术适应《2025中国制造》要求,以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封装中的高端电子制造为对象,由电子元器件再加工和连接组合以构成系统、整机及合适工作环境的设计制造过程。电子封装技术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高端电子产品实现高密度、高功率、小体积、高频率以及自动化生产制造的一项关键技术。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025中国制造》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要,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从事高端电子制造的机、电、热、磁等的设计、分析及封装自动化专用高端设备领域中科学研究、应用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机电一体化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射频电路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微电子技术概论、微电子测试技术、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工程传热学、机械设计及模具设计、电子封装结构设计、嵌入式技术及机电控制、光电检测、电子封装设备、电子封装材料与工艺、电子封装测试与可靠性、微机电及其封装技术、自动化设备概论、质量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计算机及通信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通信、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微电子与光电子、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测试、研发、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也可攻读工学、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先后就职于韩国三星、华为、中兴、美的、创维、TCL、腾讯、771所、58所、49所、20所、国家信息安全中心、台湾日月光集团等国内外著名企事业,就业率97%以上,多数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其他直辖市、省会城市中的跨国公司、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杜伊斯堡大学等国外多所著名高校在内,近三年保送和考取研究生的人数约占应届毕业生40%
本专业是教育部在全国建设的10 个通信工程第二类特色专业(即紧缺人才专业)之一,也是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之一。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先进,设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以及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与华为、中兴等国内知名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有紧密合作关系,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历年来网上排名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突出的研究成果有:我国第一个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我国第一套毫米波通信设备、我国第一台共享存储式ATM 交换机等,2003 年主持制定了无线局域网WAPI国家标准,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图像压缩系统在嫦娥探月工程中成功地完成了对月观测图像的压缩任务。参与研制了高清晰度电视传输系统。目前在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信道编码与信息传输、图像与视频压缩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培养目标:
培养通信技术领域高级研究开发型人才,强调“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培养学生掌握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可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网络、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及设计、射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通信网络理论基础、网络与交换、无线通信系统、光通信技术基础、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现代通信系统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每年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约为18%,其中的25% 推荐到外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主要推荐去向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本领域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同时本专业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开展各类合作交流项目,学生可以被推荐到相关国外高校攻读通信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华为、中兴、大唐等骨干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行商,国防军工行业骨干科研院所以及各类IT 企业,就业地域主要为北京、上海以及各省会中心城市,每年就业率均在98% 以上,在业内拥有很高的声誉和认可度,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同时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专业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显著办学特色,有电工电子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教育部电子信息攻防对抗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国内一流的科研条件,有雷达对抗、通信对抗和网络对抗等系统级实验室。本专业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毕业生可考取信息对抗专业及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优秀毕业生还可参与保研和优研计划。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现代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防御及信息对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的综合能力,较强的电子信息战系统研究与设计的综合能力,信息对抗处理系统软硬件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敬业、协作和杰出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电子信息系统分析与综合集成、工程设计与军事应用、攻防策略与监控管理方面的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电磁场与天线、通信原理、雷达原理、计算机网络、扩频通信、信息战导论、电子对抗原理、网络安全与保密、网络对抗原理、通信对抗原理、C4I原理及对抗、信息对抗新技术等主干课程及三十多门其它选修课程。
毕业去向:
本专业近五年的上研率40%以上,其中保送生在20%左右。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各领域(包括雷达、通信、信息对抗、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军事、经济、科研和政府部门从事系统管理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就业地区主要有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南京、广州、成都等地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考取信息对抗专业及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能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各领域(包括雷达、通信、信息对抗、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的科研、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军事、经济、科研和政府部门从事系统管理工作。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4950元,四年级每人每年学费15050元)、软件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电子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空间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自动化、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设计、英语、自动化、信息安全、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工商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市场营销、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旅游管理、信息工程、朝鲜语、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械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功能材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工商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年预收4950元,三四年级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工商管理、工业工
2018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吉林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专业。2018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吉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建筑科技大
2018年西安科技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车辆工程)、地质工程、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汉语言文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机械类、土木工程、会计学、采矿工程(只招男生)、环境工程、采矿工程、微电
2018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应用化学、自动化类(自动化、自动化(智能建筑))、冶金工程(办学地点:草堂校区)、工商管理类、土木工程、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风景园林(学制5年)、冶金工程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电子封装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长安南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封装技术(办学地点:长安南